第01版:头条

思路一变天地宽

□ 本报记者 田新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民的土地情深也就在情理之中。此前,有的地方也曾出现搬迁户因离开原有土地不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而跑回原居住地的情况,这是一个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高峰村的土地置换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高峰村处在国家公园的核心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整体搬迁。怎么搬才会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高峰村多的是橡胶树,村民主要靠橡胶林获得收入。很多村民习惯于割胶,缺乏从事其他工作的技能。

“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从土地入手。”当地政府最终采取了村集体土地置换农场国有土地的办法,每个村民在新高峰村附近拥有了10亩橡胶林。有割胶技能的村民可以继续发挥专长,让橡胶树成为发财树。

不仅如此,橡胶林下还可以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虎奶菇、竹荪、灵芝、斑斓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高峰村种植的虎奶菇菌种来自他们曾经生活的大山——鹦哥岭。在当地科研部门的培训指导下,很多村民学会了在林下种植虎奶菇。村民表示,每亩橡胶林割胶收入大约800元,种虎奶菇每亩收入600元左右。这正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建设国家公园是一项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各地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等各不相同,需要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到适合本地特点的发展之路,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参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以土地置换的创新之举化解搬迁难题,不仅为生态保护作出了贡献,也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互促”,值得点赞。

2024-12-30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9769.htm 1 思路一变天地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