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凌晨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从1.0到6.0,四川天府新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近年来,天府新区以实际行动把脉企业发展难点、痛点和堵点,为企业提供更暖心的政策、更高效的服务、更优良的环境,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贴心优质司法服务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日,四川天府新区人民法院(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在处理一起小微企业和个人合同纠纷案件中,灵活采取“活封”方式柔性执法,在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为企业纾困解难,得到双方当事人的认可和好评。
在黄某与甲公司、乙公司合同纠纷一案中,四川天府新区人民法院(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判决两公司向黄某支付60余万元货款及律师费4万元,但两公司一直未按生效法律文书履行义务。经办案团队现场核实,两公司通过案外人账户收取的经营收入主要用于发放工资和其他正常经营开支,不存在恶意转移经营收入的情形,若强行施以查封无疑会加重两公司经营负担,削弱其履行能力,致使申请人债权无法顺利实现。执行法官基于上述考量,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决定以“活封”设备的方式查封被执行人的机器设备,允许被执行人继续保管和使用,使查封设备能够物尽其用,避免过度影响和干预被执行人生产经营。最终,两公司在宽限期内主动履行,与申请执行人黄某达成还款和解协议。
自今年成都市“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专项工作启动以来,四川天府新区人民法院(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积极发挥司法职能回应企业所呼、所需、所难,全力营造助企、安商、兴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专项活动走深走实。
打造“一站式”涉企服务平台。全面梳理制定涉企案件15类程序性辅助材料模板,力促执行事务适需、高效、“一站式”办理。丰富“天府智法院”应用场景,升级“e法亭”3.0版,全线提升企业司法服务体验感和便捷度。
完善“回应式”便企解纷机制。着力健全商事纠纷市场化调解机制,今年9月以来,通过市场化调解案件43件,为企业节约诉讼费约14万元。立足涉企纠纷基数大、案由分布多的案件现状,制定诉前调案件标识清单、审查要素表及证据指引、庭审指引,切实优化涉企民商事纠纷审前与庭审衔接,推动审理活动提质提效。构建涉企诉讼费自动退费机制,9月以来,自动退还企业诉讼费286件183.19万元。
优化“诊疗式”护企发展举措。深化运用企业健康发展“三诊”工作法,切实以司法服务知识产权行业企业健康发展。增强困境企业破产保护,实质化运行破产管理人工作室,持续强化管理人履职管理保障。畅通“立、审、执、破”程序衔接运行,完善“立转破”“诉转破”操作规程,办结“立转破”首案,切实减少后续20余件诉讼案件。
为进一步提升外向型经济法治保障能力,天府新区人民法院(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高标准推进涉外商事审判工作,充分发挥涉外司法职能,坚持深化多元解纷机制、深入实施精品审判战略、强化涉外法治规则引领作用、打造专业化涉外法治队伍,为服务保障天府新区、四川自贸区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法院力量”。在四川省率先出台《域外法查明办法(试行)》,与深圳市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为涉外民商事审判提供域外法查明支撑。牵头完成《“一带一路”背景下银行跨境业务法律问题研究》《成渝自贸区法治司法协作研究》等涉自贸试验区、涉外法治课题7个,参加中国—东盟法治论坛、省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年会等会议进行交流研讨17次,不断提高干警涉外司法专业能力。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升服务便利化水平
近年来,天府新区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提升办事服务效能,营造高效快捷、便民利企的一流政务营商环境。
“好方便,又快又好,以后很多业务都可以在附近办理了。”市民刘玉在天府新区三利广场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新增的自助服务终端机上直接办理社保卡挂失后忍不住称赞。
位于天府新区华阳街道的三利广场聚集了众多商户,新增的集成式自助终端对商圈商户及周边居民无疑是一大喜讯。不少商户表示,以前办理、查询一些业务时,有的需要专程跑到市民中心办理,耗时费力。“现在就近就能办理,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还提高了办事效率。”
据介绍,目前,集成式自助终端已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三利广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华阳正西街支行)、万安街道麓山社区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等企业和群众集聚场所增配,实现“一件事”信息“多端获取”,并提供社保、医保、公积金、税务、公安等服务事项和应用供企业群众“自助办”。
天府新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鼓励在有条件、有需求的银行网点、邮政网点、园区等设置便民服务点,探索利用集成式自助终端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为推进“自助办”改革,天府新区已完成市民中心、街道、社区、园区、银行、邮政、商场等18个点位的21台集成式自助终端、1台自助取件柜安装测试工作,上线运行166个应用。
据了解,天府新区近年来主打的“政务服务‘集成办’,办事更省心”“政务服务‘高效办’,办事更舒心”“政务服务‘自助办’,办事更随心”这“三个办”集聚了澎湃力量,让天府新区营商环境枝繁叶茂,撑开了一片崭新的蔚蓝天空。
在大幅压减办理流程方面拓展的“开办书店”“开办劳务派遣公司”“开办药店”等3个特色“一件事”,平均申请材料由25项精简为15项,减材料率达40%,平均办理时限由16个工作日缩减至6个工作日,提速率达63%。
在有效降低办事成本方面,21台集成式自助终端设备进社区、园区、银行、邮政、商场等场所,已为新区居民提供超1.2万件的自助办理,进一步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和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
特事特办提升效率
今年9月以来,天府新区深入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用心用情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以有力举措强信心、稳预期、助发展。
天府新区企业调研组深入建国汽车天府园区,了解汽车市场消费情况,并详细询问园区有无待解决的困难。
“园区人气商气逐渐聚集,集团计划建设建国成都新能源汽车智行天地体验中心项目,预计建成后年均营收不低于8亿元。希望政府在提升规划审批效率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东创建国汽车集团副总裁王福强在调研时说。
“这肯定要大力支持。”调研组负责人现场立即召集有关部门会商。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针对重大项目拿出‘超常举措’,将报规报建时限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8个工作日,并强化‘一企一专员’服务,力争节约时间约20个工作日,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切实形成经济增长实物工作量。”
据了解,作为项目服务部门的天府新区总部经济局,一直在积极推进、着力解决。在推进过程中,总部经济局为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专员办理、专业服务。
总部经济局建国汽车集团的企业专员表示:“调研结束后,天府新区各部门相互配合,已完成项目首批次12亩土地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工作,项目预计在今年底开工建设,并完成二批次25亩土地出让方案审批并挂牌公告。”
今年以来,总部经济局已走访企业294家,收集生产经营、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诉求251条,已协调解决215条。
此外,据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天府新区正加快构建“科创通+科创岛”线上线下融合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促进创新策源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以“1个综合平台+1批转化基地+1个专项政策+1支转化基金+1套服务机制”的“五个一”保障体系,打造集“聚、服、展、孵”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聚集区。今年以来,在新区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序推进,转化成效逐步凸显。其中,承担省市科研项目152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50个,合同金额3.1亿元,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金额61.8亿元;依托院所优质成果孵化红征数字等科技企业18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1200家,营收突破160亿元,同比增长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