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聚焦“三张清单”四川优化营商环境再“加码”

□ 王泽勇 何子蕊

□ 本报记者 王进

“泸州在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上织密‘防护网’”“巴中突出需求导向提升服务效能”“内江聚焦助企降本增效,打造‘成本洼地’”“遂宁实施效率革命,全面提速项目建设”……前不久,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在泸州市召开,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成效令记者印象深刻。

近年来,四川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从今年4月出台《关于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以来,全省上下协同联动、精准发力,推动实施了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营商环境从1.0升级至2.0版本。

在这场大会上,来自省直部门和全省21个市(州)相关负责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谋划、落地措施和阶段性成效进行交流总结,明确了下一步新举措新思路,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营造浓厚氛围。四川省政府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明确指出,将以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的营商环境综合性政策、小切口改革创新举措、交办问题“三张清单”入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聚焦经营主体“急难愁盼”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再“加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着力政策牵引强化联动

“我们将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纳入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在省政府改革推进办统筹协调下,牵头其余7个省级部门组建省‘一件事’工作专班,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形成优化合力。”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营商环境建设就是一盘棋,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如何形成合力?四川着力构建营商环境综合性政策体系,强化联动机制。

据了解,今年四川省印发《关于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之后,6月6日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会上下发了《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全省上下迅速行动,推动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

在省级层面,建立了以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围绕营商环境年度重点任务、问题交办、省营商环境评价、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问题整改等,组织协调省直部门和市州推动落实相关工作,构建起了问题交办、政企沟通交流等工作机制。

在部门之间,26个省直牵头部门均明确了分工负责人和牵头处室,重大工作、重大问题由部门主要负责人协调推进。省直各部门主动加强对市州和区县的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全省21个市(州)均明确了营商环境工作牵头部门,相应成立了市级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任组长的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任务推进有力有序。各县(市、区)也结合实际明确工作机构,充实了工作力量。

“随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格局一体化的形成,体制机制更加顺畅,部门联动更加紧密,市县推动更加有力。”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化改革加快创新举措

营商环境建设,就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消除“中梗阻”,拆除“篱笆墙”,疏通“快车道”。对此,四川深入推进以“小切口”改革创新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相继在政务服务环境、法治环境、要素环境、创新环境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

比如,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工程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2024年重点工作》;省委政法委开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实施“市场法治环境提优、执法司法环境提质、政法公共服务环境提能”三大行动;省委金融办引导金融机构加快落地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等政策,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等部门搭建“民企首贷通”融资对接平台;省自然资源厅推出“标准地”改革……

与此同时,四川积极探索创新,打造独具特色的政务服务品牌。绵阳、泸州、广元3个市和成都高新区等6个区(县)、自贡航空产业园等13个产业园区开展试点,促进服务链与产业链融合,开展增值化改革试点;推动“川渝通办”提质扩面,动态调整通办事项,梳理推出第4批事项清单,“川渝通办”事项达350项,川渝两地2.5万户企业实现跨区域迁移、办理时限压缩70%。

记者注意到,当前,四川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的力度越来越大,有力有效为企业降低成本带来利好,更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力。

以问题导向破解痛点堵点

问题在一线发现,政策在一线实施,工作在一线推进。据介绍,在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中,四川省以问题为导向,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涌现出一批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单位。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加大重点优势产业扩岗政策支持,累计帮助7000余家企业解决用工54万余人;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省市县三级惠企政策事项清单,向企业推送政策超2000万次;省科技厅大力推广“天府科创贷”,今年1~9月,“天府科创贷”向1282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68.02亿元。

“有困难就要解决困难,只有解决了困难,企业才有活力。”这是四川优化营商环境以企业发展为出发点的真抓实干。全省各级各地积极为企业创造更加宽松、舒适的发展环境,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成都市以“进、解、优、促”工作为抓手,助力企业稳经营提信心,今年以来解决企业发展中问题1.2万个。泸州市构建企业诉求收集、交办、督办、回访闭环,5月以来受理企业诉求2005件,企业满意率97.6%。德阳市优化涉企案件办理机制,共清偿拖欠企业账款13.59亿元,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雅安市持续优化小微经营主体税费服务,今年以来,全市累计退税减税降费19.94亿元,有效减轻了经营主体税费负担。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人才、吸引投资的磁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切实发挥全省营商环境工作牵头职能,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以服务企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024-11-24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9264.htm 1 聚焦“三张清单”四川优化营商环境再“加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