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程晖
乘数而上,星河启航。在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绿色低碳赛道的决赛环节,汇聚了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
在比赛的现场,记者深深感受到这些企业为深度激活数据价值,为千行百业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数字”力量。
“经过3个月的精心准备和两周的不眠不休,我们从54支全国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路演答辩,以现场答辩第一的成绩,综合获得二等奖。”来自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数字运营中心的卢有飞兴奋地告诉记者,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此次参赛的项目是电水气融合、“知算用”一体的碳减排发展体系。同时,广州供电局通过建设能源行业数据空间,实现水、电、气等跨领域数据共享流通,孵化“能源+绿色低碳”“能源+数字政府”“能源+数字经济”等融合应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赛场中,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一位项目人员手中的胶囊机器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机器人只有玩具遥控器的大小,上方弧形的凸起就像一只大大的眼睛。该公司的“数据要素驱动城市污涝协同治理与智慧化管控”项目荣获该赛道三等奖。“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机器人,能够让管道淤泥的清除工作更加便捷安全,避免了工人进入管道清淤的危险。”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基于智能数采的碳中和数字化解决方案”项目作为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重点推荐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并进入前十强,并最终荣获绿色低碳赛道技术创新奖。河钢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钢数字”)李宏鹏告诉记者:“河钢数字积极响应主办方号召加入倡议单位,全面践行数字中国战略,携手数十家企业共同打造一个‘低门档、广联通、高安全’的数据开发利用生态。项目以河钢数字自主研发的WisCarbon碳中和数字化平台为依托,聚焦工业领域减排降碳、出具碳核算报告、降碳路径规划等难题。”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曙光智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多位技术骨干组成“光气清”环境数智预溯团队,共同申报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空气质量精准预报与溯源系统”项目,以北京分赛绿色低碳赛道一等奖进入决赛,并获得绿色低碳赛道全国第三名。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系统充分利用多类型、多来源、多维度、多格式的气象、排放、环境污染数据,有效提升了气象及空气质量预报的效果、大气污染来源解析的精度、业务分析的维度,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准确的预报结果、科学的决策依据以及贴合实际需求的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