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白雪
9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文华,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王胜利,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来现余,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艾学峰,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惠及面广的政策措施,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文华介绍,从直接效果看,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直接带动汽车、家电、家居家装等重点消费品销量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还有力拉动了相关行业投资和效益增长,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动能。
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加速构建
“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加速构建。”文华表示,在国家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21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两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会商,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堵点卡点问题;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在7月份加力支持两新的若干措施出台后,有关部门又陆续制定印发了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等4个领域配套细则;此外,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将要制定修订的115项国家标准已经全部完成立项,其中30项已正式对外发布。在地方层面,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全部出台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工作方案,并印发了配套实施细则,明确了相关领域以旧换新的工作目标、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耿洪洲表示,针对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今年以来,商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部署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对汽车报废更新给予直达消费者的补贴支持。“特别是7月份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关决策部署,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聚焦汽车、家电、家装厨卫,以及电动自行车这4大品类,出台系列政策文件、部署指导各地自主开展以旧换新工作。”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中,消费者买得舒心、换得放心,关系百姓生活品质提升。对此,王胜利表示,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换新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汽车、家电等产品高品质认证供给,深入实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积极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等。
“真金白银”补贴优惠加速落地
文华表示,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电保有量等因素,向地方下达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时大幅提升重点领域补贴标准,让更多“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
文华进一步介绍,如在汽车领域,对符合条件的汽车报废更新,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可以补贴2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可以补贴1.5万元。报废更新补贴资金的审核发放工作加快推进,截至9月24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平台累计审核通过的补贴申请,对应的国债资金支出规模已经接近110亿元。此外,重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24个地区还出台了支持汽车置换更新的政策措施(也就是“卖旧买新”),置换更新最多可享受1.8万元的补贴。在家电领域,全国家电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建成并稳定运行,各地区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全面启动,主要的电商平台也积极参与补贴活动。个人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8类家电产品,可以获得销售价格的15%~20%的补贴优惠。
《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用完的资金额度收回中央。在文华看来:“这是约束、更是激励。既强调政策落实的时效性,时刻提醒我们增强紧迫感,紧紧抓住时间窗口、争分夺秒、加速推进;同时也对政策落实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我们推动更多‘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有效地促进投资和消费,更好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文华表示,下一步围绕用足用好政策、加力推进落实,要做到“四个加强”。
一是加强督促指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指导地方加快工作进度,推动相关领域更新换新政策全面落地,并且重点在审核上提速、在服务上提质,打通补贴到账的“最后一公里”,将实实在在的优惠尽快传递给广大消费者。
二是加强资金监管。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制定了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全链条管理规定,确保资金真正用于“两新”工作。严防资金沉淀、挤占挪用等行为。加强监管不是给地方套上枷锁,而是确保资金使用符合投向,确保工作不走样、不走偏,发挥更大效应。
三是加强评估问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组织有关部门和地方及时对工作推进、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情况开展自评自查,并会同财政部开展绩效评估,作为后续优化资金安排等政策的重要参考,进一步激励工作推进快、管理水平高、实施效果好的地区。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惠及千家万户,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起,让更多、更大范围的企业和群众了解政策、落实政策、享受政策。对地方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也将适时进行总结推广。
地方探索实践加速推进
“地方的探索实践加速推进。”文华表示,各地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主权和创造力,在落实好国家统一政策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支持范围,创新支持方式,优化服务保障,加强宣传引导,形成一批典型经验做法。
艾学峰介绍,广东省为落实国家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政策,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
细化落实举措,完善政策体系。艾学峰介绍,4月初,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两新”“1+3+8”政策文件体系;8月22日,出台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印发汽车报废更新、个人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等8大领域工作指引;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建立资金灵活调配机制。
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惠民利企。艾学峰表示,在国家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措施框架下,广东省细化有关补贴标准,采用补贴立减形式提升消费体验,确保企业和消费者多受益。例如,家电以旧换新、汽车置换更新等加力支持政策补贴标准较以往的以旧换新活动都有大幅度提高。
此外,广东省还通过建立官方品牌、搭建服务平台,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完善收旧系统、形成换新闭环等举措推进以旧换新工作。
据了解,8月份加力政策出台以来至9月22日,广东省申领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格超930万人次,家电以旧换新超145万台,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近3万辆,取得积极成效。
北京市作为全国范围内较早出台加力支持“两新”地方配套政策、率先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省市,截至9月23日,已带动电冰箱、洗衣机等8类家电产品销售超58万台,带动销售额37亿元左右;受理小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申请2.3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60亿元左右。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北京市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由1~6月份的同比增长1.4%提高到1~8月份同比增长8.9%。
来现余表示,北京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的支持和帮助下,对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结合近些年北京市实施的多轮次“京彩”绿色消费券促销活动经验,本次政策实施充分利用了政务服务平台资源,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感、获得感。
来现余介绍,北京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加强数字赋能,使申请补贴和购买商品更加快捷高效;二是优化操作方式,使补贴更加方便易得;三是加强政企联动,使政策更加利企利民。”
家电品类多,单价较低,监管难度大。为确保国家每一分补贴资金都用到消费者身上,着力堵塞政策实施漏洞,防范资金使用风险,重庆以“便捷、高效、安全”为工作目标,初步构建形成“12345”工作监管体系。对此,高健进一步介绍,“1”是建立一个监管平台,“2”是推行人货两端管理,“3”是压实三方责任,“4”是强化四级审核,“5”是实施五方联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