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和途径,强化“政银企”三方联动,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推动“知产”快速变“资产”,激活创新发展“一池春水”。2022年以来,该局先后创新推出“固定资产+专利”“信用+专利”“科技贷+专利”“科创e贷+专利”等四种质押融资模式,已累计指导27家企业成功办理专利质押融资,专利质押登记68件,融资金额达16634.8万元。
聚焦“牵线搭桥”畅通渠道推动银企对接
摸准企业需求。通过“千名干部进千企”“走千企访万户促发展”等活动,共发放《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需求调查表》120多份,了解企业需求,理清企业家底,并将有贷款需求的企业信息推送至银行,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企对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加强银企沟通。召开“政银企专利权质押融资对接会”,并邀请银行工作人员一同入企走访,与企业促膝交谈,详细解析质押融资贴息20%补助优惠政策,使企业全面了解专利质押贷款相关手续,消除心中疑惑,为质押融资开启通道。
加大宣传力度。以“4·26知识产权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活动为契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讲和融资产品推介力度并指导企业申报材料,做好全程跟踪帮扶。同时,做好事后服务,协助借贷双方按时按约做好还贷工作。
聚焦“量体裁衣”“一企一议”推进精准服务
坚持因企施策。针对企业经营运作现状、负债情况和贷款需求等信息,瞄准企业融资的痛点难点,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立足企业实际,量身定制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让企业能以合法拥有的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取贷款,支撑企业创新发展。
简化融资流程。因专利评估手续繁琐、费用高,遂积极协调银行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一企一议”免去提供专利权评估手续,提高融资效率,避免采用“专利价值评估+保险+担保”方式的常规专利质押融资做法加重企业二次负担。
降低融资成本。配合银行为已签约质押合同的企业帮办代办质押备案登记,到期还本结息时,帮助企业申领20%的贴息补助,且对企业办理质押登记的全程零收费,切实打通国家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政策红利传导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锦上添花”提升质效助力惠企纾困
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持续完善信息互通和协调配合机制,定期向银行筛选一批信用好、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企业,并将企业专利信息和相关情况及时提供给银行和有关部门,便于交流、共控风险。
鼓励企业创新发展。设立宁德市县级首个企业专利促进运用奖,引导企业通过培育优质发明专利,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鼓励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融资实现其市场价值,拓展融资渠道。
引导银行拓展业务。中国建设银行福安支行推出“小微企业抵押快贷+专利权质押”的创新融资模式,成功为企业办理“固定资产+专利”质押融资业务;中国银行福安支行跟进介入知识产权质押信贷业务金融服务,推出一款“信用+专利”的融资模式,首单融资金额就突破1000万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福安市支行创新“科技贷+专利”“科创e贷+专利”两种知识产权融资模式,让科技型企业共享最优惠的政策红利、最优质的服务。
(福安市委改革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