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该如何看待泼向人工智能的这盆“冷水”

□ 张守营

在未来10年,只有1/4的人工智能相关任务能够实现成本效益的自动化。这一预测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所教授DaronAcemoglu提出,他表示,即使人工智能取得了重大突破,其影响也要几年才能显现出来。这一观点基于他对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强调了成本效益自动化实现的难度和挑战。他指出,目前大型语言模型的架构虽然令人印象深刻,但要实现像科幻电影中那样智能的机器人,还需要很大的信心和努力。

高盛预计,在未来十年里,人工智能对所有任务的影响不到5%,只会使美国的生产率提高0.5%,并且对GDP增长的贡献累计仅为0.9%。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头迅猛,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根据上述观点,未来10年内,人工智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似乎并不如预期的那样显著。这似乎就像是“一盆冷水”泼向了人工智能,那么到底该如何看待这盆“冷水”呢?

在科技的浪潮中,人工智能历经数十载风雨,已从最初的规则驱动、知识驱动,演进至如今的数据驱动阶段。大模型技术,作为这一阶段的代表,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改变着世界。

自20世纪50年代起,人工智能的发展便是一部不断探索与突破的历史。从最初的灌输规则,到后来的灌输知识,再到如今的大模型技术,人工智能正逐步摆脱对人工干预的依赖,通过自主学习海量数据,揭示其中的规律。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技术的进步,更是社会需求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大模型技术的核心在于“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的完美结合。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人工智能能够捕捉到更为复杂的特征;大算力的提升,则为模型的训练与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强算法的不断创新,则是推动性能提升的关键。这一切,都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大模型技术的崛起,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大模型技术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不仅提高了产业的智能化水平,还为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例如,自动驾驶汽车在识别道路状况方面的精准度大幅提升,为交通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大模型技术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搜索引擎的精准推荐,到医疗诊断的辅助决策,再到教育领域的个性化辅导,大模型技术正以其强大的能力助力社会进步。

然而,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数据隐私、算法偏见等伦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如何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合规、安全的轨道上发展,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当积极应对。首先,政府和企业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确保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其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再次,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整体素质,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最后,拓展大模型技术的应用领域,让更多人享受到智能时代带来的红利。

总之,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崛起,标志着智能时代的新篇章已经开启。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既要珍惜这一技术带来的机遇,也要正视其带来的挑战,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为构建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2024-07-26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7509.htm 1 该如何看待泼向人工智能的这盆“冷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