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资讯

“四岸统筹”助力日照海岸带保护利用

本报讯 兰昊 记者高杨报道 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以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为重点,强化法治护岸、生态育岸、工程强岸、产业兴岸,全力守好每一寸海岸带、每一片沙滩,让市民游客在畅享“蓝天、碧海、金沙滩”中拥抱幸福美好生活,2023年入选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城市。今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日照考察时,对阳光海岸绿道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建设绿道“应市民所需,是得民心之事”。

强化法治护岸,健全海岸带综合治理体系。依法施治,出台《日照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明确界定辖区内海岸带范围,将海岸线向海一侧5000米等距线范围内的近岸海域全部纳入;突出对沙滩的保护,保护滨海旅游核心资源。守规善治,编制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海岸带范围内多规合一,推动海陆生态、社会、经济统筹发展。协同共治,纵向建立“市级湾长—区县级湾长—街道级湾长—村级湾长”组织体系,横向组建湾长制办公室,强化联防联控。

强化生态育岸,推动沿海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做好生态保育,通过海防林建设、湿地修复、投放鱼礁等多种方式,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加强对沿海防护林的管护、抚育,健全沿海湿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实施人工修复,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部署海岸带整治攻坚三年行动,累计修复形成生态岸线约31公里、沙滩128万平方米。防范物种入侵,对浒苔、互花米草等外来入侵物种高效开展阻截治理,2023年实现浒苔“零漫滩”。

强化工程强岸,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阳光海岸绿道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做到不动一棵黑松、不动一块礁石、不动一片沙滩,有效保护了海岸带生态完整性与自然性,并在沿线配建服务驿站等功能站点100多个。实施陆源污染治理工程,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系统施治,城市建成区及部分农村污水实现应收尽收;制定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全市1379个入河排口、1573个入海排口全部完成整治销号,2023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强化产业兴岸,推动碧海蓝天变成“真金白银”。一方面,打造“海岸+特色文旅”隆起带。坚持生态惠民、主客共享,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日照阳光海岸带精品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库。2023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333万人次,增长66.5%,增幅居全省第四位;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提高0.8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全省第一位;阳光海岸绿道沿线8个民俗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600多万元,比3年前增长45%。另一方面,打造“海岸+体育赛事”新亮点。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体育,促进体育与旅游、生态深度融合,近3年先后承办中国网球巡回赛、全国网球团体锦标赛、中国围棋大会、第十四届全运会三人篮球赛等近300余项省级以上重大赛事,阳光海岸绿道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日照市连续4年入选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创建成为首批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2024-07-15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7349.htm 1 “四岸统筹”助力日照海岸带保护利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