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宏伟报道 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行动方案》提出,按照《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有关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对接政府采购国际规则,深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以“整、建、促”为工作主线,聚焦重点、多措并举,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着力解决当前政府采购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政府采购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政府采购制度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建立健全促进现代产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体系。
《行动方案》明确了三方面9项重点任务。一是整顿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主要内容包括,持续开展政府采购领域反映突出的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等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加强常态化行政执法检查,畅通权利救济渠道,开展第二批政府采购行政裁决示范点建设,推进省级以下争议处理向省级集中;创新监管手段,升级改造中央政府采购电子平台,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制,加强政府采购协同监管。
二是建设法规体系,服务统一市场。主要内容包括,在法规建设方面,按照建立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要求,对标《政府采购协定》(GPA)、《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国际规则,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积极推动政府采购法修改,并结合修改进程适时修改实施条例;推动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协调统一,提高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制度建设方面,逐步构建覆盖需求管理、信息公开、采购方式、合同履约、救济机制等系统完备、操作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完善采购交易机制,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等。在标准建设方面,建立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体系,确保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分类制定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和政府采购标准文本等。
三是促进产业发展,落实国家战略。主要内容包括,支持科技创新,构建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支持创新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制度;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助力中小企业“政采贷”,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出台绿色产品政府采购支持政策,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行动方案》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不折不扣落实本方案要求;同时要及时宣传解读政府采购相关举措,针对各项举措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业务培训,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