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海斌
近年来,江苏省市场监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作要求,聚焦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持续深化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将“寓监管于服务”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过程,积极探索“有效市场”和“有为监管”更好结合的新路径,以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突出“客户思维、用户体验”抓改革谋创新,切实增强事前监管便利性。把“店小二”精神落实到涉企服务全过程,从服务对象视角不断加大政策供给和改革创新,着力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为企业办事提速。将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有序推出企业开办一网通办、迁移登记一地可办、连锁企业变更集中办理等一批便利化集成式改革,全省企业开办实现线上办理1个环节、最快0.5个工作日办结,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等17个涉企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构建全省统一的电子营业执照与企业电子印章同步发放体系,打造基于电子营业执照的经营主体身份码,在各类涉企办事场景应用中逐步实现“一照汇集”,目前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已覆盖47家省市政务平台和22家银行。在全省推行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改革,允许经营主体在同一县级登记辖区内免于设立分支机构,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多点开展经营”。
为企业发展解难。主动对标、积极吸纳国务院6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改革经验,在助企服务上多做“应
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少做“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稳步推进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告知承诺制改革,大大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全面推开连锁食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改革,全省72家食品连锁企业开设570家直营门店免于现场核查、实现“受理即发证”。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实施意见,协调省内电商平台为3万家个体网店减免服务费用,支持广大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
为企业创新铺路。出台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14条措施,指导省内重点电商企业建立8个方面自律管理制度,推广商品销售、旅游服务、团购3类平台服务协议示范文本,宿迁获评全国首批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宜兴紫砂、沭阳花木等为代表的直播电商产业正逐步成为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同相关部门打造包括质量信贷、融资租赁、期货套期保值等为一体的综合金融产品“苏质融”,从专项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用于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帮助企业融资660.1亿元,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品牌管理、加快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截至今年6月20日,全省经营主体总数达1462.8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000.6万户,成为全国首个个体工商户在册总量破千万的省份。
突出“有感服务、无感监管”抓改革谋创新,切实增强事中监管有效性。坚持指导在前、服务在前、警示在前,把每一次监管的过程打造成服务的载体,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最大程度提升服务企业的质效。
强化全领域综合监管。牵头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联合检查,将省市县三级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检查事项精减归类为617项,推动部门间重复检查任务压减68%,有效解决“重复检查、多头监管”等突出问题。推动“信用+”监管覆盖18个主要业务领域,实施“一业一查”、触发式监管等10个创新试点,全面推进守信免查、无事不扰。建成全省市场监管数智化平台,迭代升级食品、特种设备、平台经济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管系统,拓展智慧叉车、气瓶阳光充装、大型游乐设施智慧服务等应用场景,不断提升非现场监管、穿透式监管能力。
强化全过程合规指导。针对企业高频违法行为编制14个领域113项合规指导清单,推动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省市县三级全覆盖,“一企一策”指导电商平台和大型电商企业建立合规体系。出台规范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行政检查工作的指导意见,整合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跨部门联合检查功能,大力推行诊断式检查、预防式监管,推动市场监管与企业自律有机嵌合,努力实现监管成本最低、质效最优。
强化全要素集成服务。不断丰富和拓展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经营成本、支持扶优做强等政策工具,先后出台服务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20条和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40条工作清单,以及市场监管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6大重点工作、101项任务,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积蓄动力、高质量发展。一体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等系列行动,编制与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相对应的质量基础设施图谱,推动50条重点产业链标准化技术组织全覆盖,通过建立检验检测需求和供给“两张清单”为5万余家企业解决检企匹配问题,依托309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为企业提供服务35.8万家次。
突出“彰显法度、更具温度”抓改革谋创新,切实增强事后监管包容性。坚持把打击违法与保护守法、鼓励创新与合理容错、遵循法理与兼顾情理有机结合起来,在保证法律“刚度”的前提下,保持监管“温度”,力求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坚持刚柔并举。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指导意见和清单,从制度层面明确行政强制措施适用条件和要求,更加注重运用普法宣传、行政指导、约谈警示、信用约束等柔性监管工具实现监管目标。制定行政执法人员履职尽职免责办法,详细梳理出“20+1”种具体免责情形和3种从轻或者减轻追责情形,并根据监管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持续扩充完善相关制度,激励和保护执法人员多用行政指导、少用行政强制。
把握宽严相济。在8个县(市、区)试点“信用+执法”渐进式监管,探索运用信息公示、信用承诺、监管执法、失信惩戒等梯次工具,引导经营主体自觉守法、自我纠错。出台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免罚轻罚规定,建立全国首个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减轻处罚清单。去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在守牢安全底线、严厉查处重大违法行为的同时,累计为4.4万家经营主体减免金额逾32亿元。
强化案后帮扶。围绕做好行政执法“后半篇文章”,建立健全案后指导、跟踪整改、信用修复等为一体的闭环管理机制,对3家涉垄断案件的企业连续3年进行跟踪帮扶,引导企业规范管理、防控风险。创新实施信用修复“打铃提醒”、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等服务机制,采取“线上办”“邮寄办”、符合条件“当场办”等多种方式,为企业自我纠错提供救济渠道,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因失信而处处受限的难题。
在改革与监管实践中,江苏省市场监管系统对“监管执法是主责主业、服务发展是根本目的”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寓监管于服务”的行动越来越坚决,跨部门综合监管、商业秘密保护等工作取得成效,助企塑信、质量小站等多项经验做法获肯定,免罚轻罚等创新探索在长三角地区复制推广。下一步,我们将把“寓监管于服务”作为市场监管部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理念和创新实践,整合监管资源、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工作质效,推动市场监管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更好契合,源源不断为全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贡献力量。
(作者系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