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全球开启能源转型 中国进展显著

□ 本报记者 陈荟词 赵庆国 袁琳

近年来,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进步明显。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发布的2024年《促进有效的能源转型》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107个国家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进步,中国与巴西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

全球能源转型如何实现?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会嘉宾在对话中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能源转型的时代已然在全球开启,而中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绿色低碳是本届论坛的热议话题之一。“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转型”“能源转型”“气候变化”……3天的会期里,多场围绕绿色发展的对话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展开。

绿色办会是本届论坛的一大特点:主会场实现100%“绿电”供应,通过电动百叶窗和天窗,形成空气对流换热,实现节能降温;空调系统采用“海水源热泵”技术,通过海水制冷换热,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电力;80%服务保障车辆为新能源汽车,助力低碳出行……

走进会场一楼大厅,一辆车身为绿色的赛车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这是完全由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烟、游戏机、电缆等“电子垃圾”创制而成的纯电动方程式赛车,绿色的车身其实是废弃的电路板。

数据显示,1992年至2014年期间,全球人均生产资本增加了一倍,人均人力资本增加了约13%,但人均自然资本存量下降了近40%。面对当前的生态危机,如何构建可持续未来?一场名为“深入理解大自然的账单”的对话展开了讨论。英国剑桥大学可持续发展领导力学院首席执行官LindsayHooper提出,保护自然资本,其中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将自然资本纳入资产负债表,纳入企业决策的方式,为其分配价值。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二级巡视员宋常青表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中国2017年第一次提出的概念。“经过7年的努力,我们基本建立起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框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目的是通过政府搭建一套体系,解决具有外部性的生态产品变现的问题。”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彰显了中国的责任担当,也按下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快进键”。截至今年4月,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经达到了15.5亿千瓦,占整个中国电力装机的比重超过了51%,而且2021年以来,平均年增长率超过了70%。近5年来,全球新增的新能源装机超过一半来自中国,这些成效的取得,对推动全球的能源转型作出了中国贡献。

绿电交易确实是中国近年来积极推进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过大力推动市场化建设,推动绿电的交易、消纳,2023年中国的绿电交易规模已经超过了1800亿千瓦时,增长速度非常快。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动绿证的交易,绿证的交易也达到了1059亿千瓦时。推动绿电的交易对于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和转型非常重要,未来中国还会继续推动电力市场化建设,尤其是绿电、绿证交易方面进一步扩大范围。

在“不忘能源转型的‘初心’”对话环节,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枢刚表示,中国正坚定地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推进能源结构创新及传统能源转型。在此进程中,减少前端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提高终端电气化水平是关键措施。此外,需要实现从资源依赖向技术驱动的转变,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破除非技术性壁垒,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当被问及“什么是下一个增长的新引擎”时,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柯成兴毫不犹豫地说,可再生能源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未来之路。

“如今,可再生能源行业拥有最广阔的机遇,中国正处于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柯成兴说。

据统计,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全球领先。“中国长期、稳定的绿色发展政策坚定了我们投资发展的信心。”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表示,近年来,企业在中国持续投入新的产线并不断提升研发能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转型。

标普全球首席经济学家PaulGru-enwald在对话中提出:“我们需要投资于‘旧’的能源技术,以帮助其通过创新的方式转型脱碳,这将为我们带来令人振奋的变化。同时,我们期待能源转型能够展现出‘非线性’的发展趋势,带来意想不到的进步和变革。”

2024-07-01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6967.htm 1 全球开启能源转型 中国进展显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