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虹报道 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的“北京经济论坛”第13期在京召开。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表示,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需要从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构建流通联动新市场的角度出发,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环境、促进创新和完善政策等多方面的努力,全面提升消费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从而在全球消费市场中树立起国际消费中心的品牌形象。
王孝松认为,北京市在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日益提升的同时,经济基础条件充足、文化底蕴深厚、消费配套设施完善、交通网络发达等优势逐渐凸显,为推动消费升级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与发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北京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开放水平、宜居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王孝松提议,在北京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过程中,打造多元化地标商圈,并营造城市消费新场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举措;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鼓励北京老字号集聚化发展,促进本土品牌国际化,是北京引领消费新潮流的必经之路;建立完整的时尚产业链、推进绿色智能消费、支持数字消费等是优化消费结构的有效手段;北京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现代文化资源,面对消费升级的新趋势,需要依托文化优势,推进会商文旅体联动,提高城市消费能级,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