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咸宁:信用“站岗放哨”守护营商环境沃土

□ 张永红 耿丹 李建民

近年来,湖北省咸宁市以建设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不断建立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营商环境信用领域新格局,为打造营商环境领域“咸宁名片”增添信用光彩,更为咸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归集共享“全”。咸宁市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引领,出台《咸宁市2023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关于加快推进咸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为信用体系建设搭建起“四梁八柱”;依托信用信息平台和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着力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不断拓展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深度和广度;坚持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为信用信息查询、分级分类监管、信用联合奖惩、“信易+”产品创新应用提供重要基础支撑。目前,咸宁市信用信息平台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数据939.3781万条,经营主体用水、用电、用气等特定信用信息84.6416万条,信用信息潜在价值得到进一步挖掘。

审批模式“智”。咸宁市不断丰富电子证照库,目前已完成25类43.73万条国家标准数据改造工作。咸宁市统一受理平台通过与湖北省电子证照库深入对接,及时将归集的161.62万条证照数据推入省电子证照库,实现企业证照全部免提交;全面普及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中的共享和应用,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引导企业和群众识别绑定关联证照,实现法人的营业执照、自然人的身份证等高频电子证照“示码亮证”代替“实体卡证”,实现了46478条材料“免证办”;探索建立以经营主体诚信为基础的准营承诺即入制,构建了以信用为基础、以“信用审批、先入后核、审管联动”为核心的“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极速审批新模式,实现经营主体准入即准营。

监管治理“严”。咸宁市多部门联动,完善信息推送共享等工作机制,排查一批严重违法失信案件线索,对所涉主体严重违法失信实行“列严”。对群众高度关注、社会影响较大、危害后果严重的大案要案的经营主体,咸宁市依法依规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同时,咸宁市建立健全经营主体严重违法失信治理长效机制,对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等,依法实施相关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有效遏制了严重违法失信行为反复出现、异地出现等现象。2023年,咸宁市对食品、药品、质量等多领域153个典型违法失信经营主体进行了“列严”处理。

服务企业“实”。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为导向,咸宁市建立了全流程、全覆盖、全模式的信用数据管理与服务体系,着力完善“信易贷”平台建设,全市32家金融机构入驻;创新推出“项目贷”“政采贷”“银税互动”等151款“信易贷”产品,入驻企业主体31256户,服务企业融资625笔,发放贷款172.39亿元,有效满足企业个性化金融需求。根据《咸宁市诚信企业评选表彰暂行办法》,拓展行业领域守信激励机制,528家企业获评“咸宁市诚信企业”,获得信贷支持3.78亿元。推出和拓展市场监管领域包容审慎监管行政处罚“四张清单”(首违免罚事项清单、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全市受益经营主体1299家,减免金额8854万元。

2024-06-23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6877.htm 1 咸宁:信用“站岗放哨”守护营商环境沃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