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北安:“四力”引龙头“四心”优服务

□ 本报记者 袁小峰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黑龙江省黑河北安市积极营造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持续为加快建设龙江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添薪赋能。当前,北安市营商环境综合信用指数居全国县级城市第38位、位列黑龙江省第一,营商环境始终排在黑河市第一位。此外,北安市实体政务大厅荣获了“全省十优”称号。

在招商引资上发力,让项目投资更“暖心”。北安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投资兴业的沃土,持之以恒强服务、提效能,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坚持服务围绕项目做、要素跟着项目走,在企业面临土地使用权归属、司法拍卖等棘手问题时,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破解路径,保障企业完成提前设计和土地挂牌。构建“功能型党委+特色党支部+服务党小组”三级联动、一体运行工作体系,形成“一套专班推进、一个模式服务、多个部门联动、所有项目受益”项目服务保障模式,目前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提交登记材料后,30分钟内即可领取营业执照,并为企业代刻公章。树立“用户思维”,聚焦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筹建稳企稳岗基金3000万元,落实企业贷款及周转金141.3亿元,兑现奖励资金1800万元,受益企业76家,探索开展“活体抵押”模式和“象屿仓单质押”模式,放款1.3亿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真正为企业办实事、做好事。

在行政审批上着力,让政务办理更“省心”。北安市始终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用行政审批的“减法”推动企业发展做“乘法”。设立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窗口、“自助帮办服务区”,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个窗口出件”模式。如今,北安市企业开办由最初的7个环节22天压缩至1个环节0.5天,行政许可事项基本实现一次办、零跑动,即办件率、网办率实现100%。线下建立容缺受理机制,对于次要条件或手续欠缺的重点项目,实行容缺受理、承诺即开工,10个事项材料改为事后监管获取,施工许可环节可提前45天开工。目前,北安市已将工程项目全流程审批压缩在30天之内,联合竣工验收10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同时,北安市打造了黑龙江省首张政务服务地图,推动政务服务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并设立“办不成事”专窗,安排专人与入驻单位密切配合,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全力解决企业“办不成的事”,有效提升企业满意度。

在服务保障上用力,让企业发展更“舒心”。北安市始终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坚持从政策端入手、从产业端落脚。制发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支持民营经济38条、稳经济举措28条,为企业减免税费、社保费5.87亿元;组建“1+N”客户经理团队,创新一个项目、一名分管领导、一个专班、一跟到底“四个一”服务保障模式,切实提升内部协同效率;落实“领导包保+责任部门+首席联络员”制度,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针对达规企业,安排专人指导入库相关资料,做到成熟一户、申报一户;创新开展“以法护企、惠商安商”“警企共建、助企扶商”活动,实行类案专审、繁案精审、简案快审,一审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2.47%,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至18天以内。据了解,2023年北安市新增经营主体4066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户、限上企业13户;完成欠税清缴6337万元,兑现企业扶持资金179.8万元,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在信用建设上尽力,让经营主体更“安心”。北安市始终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坚持信用筑基、引领发展。率先在黑河开展个人诚信积分应用,推动16个领域信用分级监管,有效激励25010户,占经营主体的98%;全域推广“码上诚信”,按下助企服务“快捷键”。加快建设“信易贷”应用场景,全市95%以上经营主体实名注册“信易贷”平台,协调8家金融机构发布特色产品16个,授信金额超10亿元,稳步提升金融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依法依规助力23家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守护企业信用这一宝贵的无形资产。探索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制度,将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与抽查对象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做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扩大“信易+”阵容,选树“诚信经营户”“商品放心店”,发挥诚信业户示范引领作用,营造重信守信浓厚氛围。

2024-06-23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6876.htm 1 北安:“四力”引龙头“四心”优服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