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家政如何兴农 行动方案明确五大路径

□ 本报记者 程晖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五个方面提出25项具体措施,深入开展2024年家政兴农行动,提振家政服务消费,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家政服务业一头连着乡村振兴,一头连着消费,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福祉的民生产业。“一老一小”是家政服务的主要对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902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市场对育儿和养老服务需求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家政行业存在巨大的服务缺口,家政服务人员流动性大、职业发展体系有待完善,家政服务供需不匹配问题突出,尽快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政服务业发展,早在2021年10月,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5年)》就绘制出我国家政兴农工作的“路线图”。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等部门印发《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2024年工作要点》,聚焦提高家政服务质量,实施家政服务质量提升“十大行动”。而此次《方案》则通过政策合力重在发挥家政服务业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作用。

家政服务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带动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等困难群体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3000多万家政从业人员约占就业总量的4%。据预测,我国家政从业人员缺口达2000万左右,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就业作用仍十分显著。

据行业协会测算,目前我国家政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约有90%的人员来自农村地区。如何让务工的家政从业人员“留得住”“干得好”?《方案》给出了一系列支持举措,从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入手,切实保障家政服务员权益,让他们无忧打拼、安心奋斗。例如,《方案》提出,指导地方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家政服务员纳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促进进城家政服务员融入就业地。这些举措,让家政服务人员免除后顾之忧,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家政服务业的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母婴照护、居家护理、养老服务……家政服务事关千家万户。《方案》分工明确,九部门合力下好“一盘棋”,将有力促进家政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推动家政服务业升级扩容,成为稳就业扩消费的重要力量。

《方案》的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促进供需对接。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和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活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开展家政劳务对接,针对家政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家政劳务输出管理水平。推进家政进社区,引导家政服务融入社区生态体系。

二是加强品牌培育。培育家政兴农特色劳务品牌,提高组织化、规范化、规模化水平,发挥品牌效应,增加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员工收入。进一步打造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品牌,落实好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推进巾帼家政品牌建设。

三是加大帮扶力度。帮助脱贫人口通过家政劳务品牌就业,继续对跨省从事家政服务业的脱贫人口发放一次性交通补助。指导银行机构优化信用评价和授信管理,结合家政企业特点和需求加大金融产品研发。引导保险机构积极开展家政服务相关保险业务,完善保障责任范围,满足家政企业、服务人员、消费者风险保障需求。引导金融机构丰富进城家政服务员等新市民群体的专属金融产品,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力度,加大对相关人员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金融支持。

四是完善支持政策。指导地方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家政服务员纳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促进进城家政服务员融入就业地社会。强化家政等专业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创业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支持社区家政服务相关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家政企业按规定享受税费优惠。

五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家政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家政服务员信用评级赋码,探索推行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积极推动和支持家政服务业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继续开展工会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试点。指导家政企业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引导家政企业建立健全体现技能价值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

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抓好家政兴农政策落实落地,形成政策合力,发挥家政服务业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作用,更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2024-06-17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6697.htm 1 家政如何兴农 行动方案明确五大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