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3版:关注

泸州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力促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泸州市紧盯企业需求难挖掘、供需对接难匹配等问题,激发本土人才创新活力,创新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管家式”“顾问式”增值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催化剂”。

泸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企业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确立联系服务、需求挖掘、分析研判、发布对接等七项机制,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库—泸州技术转移中心—泸州市科技局三级科技问题解决网格,建立问题自下而上反馈、自上而下解决的闭环式研判解决链条。

2022年以来,泸州市借助本地高校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资源,从西南医科大学、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院所选派副高级职称以上科研教学人才312名组成企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围绕本市产业发展需求,组建23个科技特派团,每个特派团选派10名~2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对996家重点企业开展定点联系服务。

据了解,泸州市企业科技特派团已累计促成115项产学研合作,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3家,帮助115家企业获各类贷款共计18.8亿元,助力71家企业降低融资成本30%。

做深入一线解难题的“贴心人”。

由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提出的“酿酒黄水微波量子裂化处理工艺”解决方案,每年为白酒企业节约废水处理成本约3000万元;在企业科技特派员和外籍教授的帮助下,合江县某公司成功解决了“金色包装纸批量生产过程中出现色差”“纸卡堆叠易产生静电”等长期困扰企业的技术难题……这些成果是泸州市创新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按照“企业主出题、科技特派员牵线、科技界答题”模式,企业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广泛征集技术需求、精准识别有效需求、大力挖掘潜在需求,针对企业遭遇的技术瓶颈,牵头组建专业团队进行集中研判,提出可行性方案,展开技术研究。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为焕发企业科技特派员持久生命力,泸州市出台《科技特派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落实每名科技特派员1万元工作经费保障。同时,支持科技特派员联合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将科技转化成果数量及收益、孵化企业数量、企业产值、带动就业等指标纳入职称评定体系。

“泸州将继续深化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泸州市相关负责人说。

2024-06-07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6609.htm 1 泸州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力促科技成果转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