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建瓯市以“保姆式”服务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福建省建瓯市围绕“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谁来服务、如何服务”等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整合县域内16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建“建瓯市农耕服务中心”,创新“三三三”农耕社会化服务机制,实行从种到收、从技术服务到贷款支持等全程“保姆式”服务,规范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质效,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三级服务体系

建瓯市从组建市级“农耕服务中心”着手,构建市、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好“谁来服务”问题,让农民“省心”。

成立农耕服务中心。由建瓯市农耕服务中心统筹机械、农资、技术、资金等资源,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统一服务,由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多元化服务托管模式,实现“农耕服务中心—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群众”服务路径畅通。2023年,全市社会化服务面积7.71万亩,服务小农户约2万户,托管农户总成本下降10.8%,亩均增效8.2%。

组建技术服务团队。由建瓯市农业农村局统筹农经、农机、农技、植保、农资农业科技特派员19人,土专家550人组建科技服务团队,实时为服务主体和农户提供技术咨询、农技传授服务,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建立“托管员”队伍。以村为单位建立“托管员”队伍,村集体组织担当“托管员”角色,负责动员农户参与托管服务、签订服务合同、掌握工作进展、监督服务质量等,减少了田地撂荒现象。截至目前,全市已整合撂荒地及零星土地5200多亩,先后托管给49家服务组织,受益农户达1500多户。

创新三项服务机制

建瓯市推行全托、半托、单环节托管等模式,制定统一托管服务费指导价及作业质量标准,为农户提供从育苗到采收的全链条服务,解决好“如何服务”问题,让农民省心又省力。

“保姆式”托管。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保姆式”托管,为农户提供耕、种、收、管、售“一条龙”全程农业生产服务。农户外出务工,可将土地交由合作社全程托管,农户分得耕地补贴和收成分账。

“菜单式”托管。推出机播、机收、水肥一体、飞防植保等“菜单式”农事服务项目,农户按照生产需要,按单“点菜”、自主选择服务内容,使农事服务更加精准,不断提高托管服务精准化水平。

“接地气”模式。针对零星地块推出“村社合作”“以地换地”“无偿服务”等“接地气”模式,带动整社整村连片标准化、规范化托管服务。截至目前,带动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增至23.39万亩,流转率增至45.21%。

突出三个服务重点

建瓯市突出种苗培育、统防统治和机械化耕作三个重点,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解决好“怎么种地”问题,让农民“省钱”。

工厂化育秧。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集约种植、组培繁育、智能温控等新技术,建立智能温控大棚,配齐智能温控、自动化洒水、负压风机等设备,服务范围区内优质水稻、玉米的种植比例平均每年分别提升30%、25%。

“一体化”防治。坚持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构建“一体化”统防统治模式,确保粮食安全。如,长隆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挥无人机飞防优势,为2200多户农户提供统防统治托管服务,服务面积达3万多亩。

机械化耕作。积极推进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行动,为农户提供水稻筑埂、插秧、收割、谷物烘干、植保等机械化服务。2023年,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37.71%,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9.5%。

(建瓯市委改革办供稿)

2024-05-31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6455.htm 1 建瓯市以“保姆式”服务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