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安宁报道 自5月20日起,浙江在全省开展“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根据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印发的《浙江省“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实施办法》,2024年底前县(市、区)域内食品快检阳性率明显提升并持续保持,全面提高全省果蔬、肉类、水产等民生食品的安全保障水平。
《实施办法》提出,从食品快检这个小切口切入,围绕“人、机、料、法、测”5个维度,建立健全快检责任清晰明确、快检流程科学规范、快检机制精确高效、快检管理数字赋能、快检载体群众有感和快检改革保障有力的“多维一体”食品快检体系,进一步提升食品快检靶向性和准确率。
依照《实施办法》,浙江将打造守护菜篮子食品快检工作体系。浙江将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自检、第三方快检机构委托检测、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快检三位一体的守护菜篮子食品快检工作体系。其中,对上游生产经营主体已附产品质量合格凭证的,下游生产经营主体除认为有必要进行抽样检验或对其他重点检测项目进行快检外,无需重复进行快检。
与此同时,在完善食品快检工作流程方面,浙江将围绕食品快检工作全链条,构建科学抽样、靶向快检、规范复核、精准溯源、闭环处置、真实公示的食品快检工作体系,有效提高问题食品的发现率,及早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实施办法》规定,浙江省实施快检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年度项目名单,以风险隐患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消费量较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检出频次较高的不合格项目为重点项目,综合快检方法科学性和准确性等因素,合理确定实施快检的重点食品品种和重点检测项目,每年度制定发布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