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2027年底基本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

本报讯 记者明慧报道 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在介绍“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关情况时说,到2025年底,力争90%以上的县市基本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

谈到当前“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这项工作对于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和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时,傅卫表示,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三医联动”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抓手。

据了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就是将县域内的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的乡镇卫生院,通过建立一定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几方面的共同体,以县带乡、以乡带村,形成梯次帮扶的带动。从单个机构的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医共体内所有成员单位的协同联动发展,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整合和下沉,拓展服务模式和内容,提高县域内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一个县可以组建一个医共体,也可以根据人口情况,组建多个医共体,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傅卫介绍,从发展来看,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各地结合实际,探索了各种形式的医共体。从2019年开始,国家卫健委启动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试点工作,先后确定了山西、浙江、新疆三个试点省份,以及其他省份的县(市、区),一共828个试点县。5年以来,国家层面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政策措施在逐步完善;相关部门的改革共识也在逐步凝聚;在省级层面也加快铺开,目前有18个省份已经先后印发了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的政策文件。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典型地区,积累了相对成熟的经验。总的来看,地方党委政府对县域医共体的认识程度逐步统一,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也在明显加强。也正是这样一些工作,为我们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02-18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4822.htm 1 2027年底基本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