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岁正阳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引导激发广大青年扬青春之志、展青春之姿、建青春之功,推动青年与城市发展相互成就、双向赋能,为城市注入生生不息的“青能量”“青流量”“青热量”。
“青能量”:以梦想为马
顶层支撑推动青年优先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是一道崭新的课题,也是一道为奉化赢得未来、迈向发展新高度的“必答题”。
记者了解到,共青团奉化区委立足政治“高站位”,在思想引领上开辟新阵地。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衔接贯通。严格以“五育”标准实施分批入队,建立首家社区少工委,推出“红领巾争章+”校外联名卡、“红领巾实践岗”等载体,建设红领巾“校内+校外”一体化教育体系。全区推广中学入团“八则”积分制管理办法,运用“三亮三比”结果开展团员先进性评价,团支部参与率达100%。严格落实28周岁以下青年由团组织推优入党制度,新发展青年党员中经团组织规范推优入党比例达100%。建设“三大课堂”教育实践体系。深化“源泉”青年讲师团和“片羽行动”,“互动式”理论宣讲覆盖青少年2万余人次;举办宁波市中学生“十四岁集体生日”暨离队入团仪式等各级主题教育活动、大型红色寻访研学活动40余场,吸引万余名青少年“沉浸式”参与;开设“青农创客 共富潮起”“八八战略”青年说等专栏10期,推出《以青年之城 待有为青年》《来奉化,一起风华》等精品视频20余个,相关参与量、阅读量超30余万。构建团、队引领实体矩阵。在全区建立中学团校23所,建设团员活动室等阵地26个,实现团校全覆盖。依托奉化书城、青创农场等建设“红领巾e站1013”25个,依托锦山社区建立“家门口青少年宫”1家,为少先队提供校外活动基地。新成立区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统筹青少年思想引领、权益维护、志愿服务、成长发展、就业创业等综合服务。
共青团奉化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县域和城市共青团改革为统揽,奉化实现传统领域团组织应建尽建,“两新”领域团组织较改革前增幅15%,青年社团、青年社群等各类团属组织增幅254%。创新推出“1+3+X”组织架构、“三大课堂”团员教育实践体系和未成年人权益全流程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着力打造数字青年卡、“开门见团”青创帮扶机制、“青年之家”旗舰店等重点项目,各类做法、成效被《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24次、《浙江日报》等省市级媒体报道39次。《创新打造“奉”进青年积分成长体系》被纳入浙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和建设案例,“青春入社·三个一”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相关做法在《团中央第三指导组联系地区重要信息动态》上刊登并得到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批示。
“青流量”:以变革为引
硬核举措释放城市活力
“加入奉籍青年学子联盟对我而言是非常大的鼓舞,我感受到了家乡对在外学子的关怀,以及我们身上所承载的责任。”奉化籍青年傅晓雯说,“联盟也像一座桥梁,让我们能够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为奉化的发展献计献策。”
记者了解到,7月25日,宁波奉籍青年学子联盟成立暨“青年卡”首发仪式举行,70余位奉化籍优秀学子代表相聚一堂,共绘奉城发展的斑斓画卷。以清华、北大等高校学子为基础成立奉籍青年学子联盟,形成“三部六站”组织架构,构建奉籍学子参与家乡建设的常态化联络服务机制,目前共有137名成员。后续将进一步打造奉籍学子聚集、交流、办公、服务的一站式线上“青年之家”。
学子联盟只是奉化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一个小小缩影,在此基础上,奉化着力构建“奉”进青年积分成长体系,以长岭社区为试点,在团员和青年传统的组织动员方式基础上,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以整合和嵌入社会资源为保障,促进团在以社区为单位的青年群体中的组织力、影响力显著提升,推动共青团城市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取得成效。
据了解,奉化共青团依托微信卡包,推出“奉”进青年卡以及关联同名小程序。青年通过参与小程序发布的基层治理、社群运转、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活动获取积分。为提升青年卡“价值”,建立并不断壮大其背后的社会资源生态圈,实现积分兑换就业创业、健康生活、文旅服务、消费优惠等“物质”福利。同时,试行《“奉”进青年卡积分应用和管理办法》,为评先评优“精神”褒奖提供量化依据。通过创新“精神”“物质”双重激励机制,重塑动员体系,实现青年成长与青春建功紧密结合。
自10月上线以来,“奉”进青年卡累计注册用户1.72万人。举办“毕业生新花Young”打卡集章、“咖”盘计划社群交友、“校外争章”红领巾参与基层治理、“弥勒文化节”志愿服务等活动,累计报名参与1800余人次。同时,在积分商城版块持续上架贴近青年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供用户积分兑换。目前,已入驻32家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企业或个体户,提供并上架限量免费券、抵价券等优惠福利,总价值超万元。
此外,还联合奉化农商银行共同创立青年创业基金,开发“青创贷”专属金融产品,通过免息授信、低息贷款等方式撬动资金2亿元,为创业青年提供“0到1”企业初创阶段的成长陪伴帮扶。
“青热量”:以温暖为要
同心同愿实现近悦远来
“你有事吗?”“我美式。”
“人生无解,来杯拿铁。”
“多喝咖啡,少谈是非。”
一杯带着温度的咖啡,可以让长途跋涉的行人卸下行囊、消除疲惫,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馨和热情。对于很多初到奉化的青年来说,位于奉化区锦屏街道凉河路3幢A座的长岭社区首家青年之家旗舰店——“解忧咖啡馆”,就是他们融入奉化的第一站。
据记者了解,“解忧咖啡馆”2023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是扶持青年创新创业的新型团属项目。创新构建“团区委提供平台、街道(社区)提供场地、第三方负责运营”的“自我造血”机制,聘任95后返乡大学生作为主理人免租金入驻经营的同时,承担青年之家为社会特别是青年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
一方面,创新推出“解忧”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怀品牌,设置“解忧”信箱,为青少年投递的难题困惑开具“解忧”处方,累计530余名青少年参与,收到成长烦恼信件100余封,提供心理咨询、成长倾听等服务80余场次。同年12月,运营以“渡情”青年情感倾诉为主题的旗舰店,做好青年情感表达的倾听者、参谋者;预计明年,将建设以“共富”为主题助力青年就业创业的第三家旗舰店,并配套出台青年人生中不同阶段金融需求的针对性产品、政策,提供对“解忧”“渡情”“共富”青年人生三部曲的全方位服务。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青年圆桌会”社区治理新路径。以青年之家团支部为主体,定期围绕基层治理、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难点问题提交议题,选聘各行业优秀青年代表作为“青年圆桌会”成员进行讨论交流,形成针对性解决方案并实施。制定出台《宁波市奉化区“青年圆桌会”议事制度》,建立选题、议事、落实的闭环管理机制。目前已为社区落地《青少年助力消防安全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解忧”》等方案,参与青少年超200人次。同时,丰富拓展“青年圆桌会”形式,积极搭建“青年这YOUNG说”“红领巾小当家”等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交流展示平台,鼓励社区团员青年结合圆桌会议题深入调研、思考、发声,提升参与基层自治意识和参事议事能力。
此外,共青团城市基层组织改革以来,长岭社区孵化“青春锦鲤”“青年圆桌会”等青年组织6个,正青春·阅读社、创青春·青年创业社等青年社团32个,发掘咖啡这YOUNG社负责人王柳静、“解忧”主理人章湾诺等青年能人42位。
青年是奉化最珍视的财富,青春是奉化最动人的底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块12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崛起一座引无数青年竞折腰的“青春之城”“梦想之城”“活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