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良明 王李佳
三国时期,蜀国在此设雎水关,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春社·雎水踩桥已传承200余年。
近年来,四川省历史名镇——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建强党组织堡垒,围绕“工业强镇、三产共兴”的发展思路,镇域经济持续做大做强,焕发出勃勃生机。2022年度,雎水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区的23.91%,今年1月至10月,全镇工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2.29亿元。2022年,“数字枫香”入选四川省第二批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雎水镇被评为绵阳市乡村振兴先进镇。
夯实组织堡垒 铸就发展原动力
今年以来,雎水镇紧紧围绕绵阳市确定的工业乡镇抓经济发展试点,不断建强党组织堡垒,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成立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专班,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和专题研究制度,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12个。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本地企业家参与研究制定《雎水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科学建立可量化、可操作的考评激励体系,成立政策宣讲小组,完善联系服务企业制度。
充分依靠本土企业家、在外成功人士、镇村干部和乡贤开展联合招商,试点以来,共招引瑞磊矿业、山居日子、安驿半山营地等10个项目,总投资6.45亿元。落实“一机制一流程一系统”机制,强化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明宏恒源公司储能系统生产线、枫香伴山营地等10个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1亿元。加快培育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主链企业,助力银河化工、环龙纸业、华意达化工、沸泉矿泉水公司等企业技改升级,壮大规模。完成“个转企”122家、主辅分离92家。女娲建材成功入选四川省绿色工厂,环龙纸业获评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银河化学获评四川省第九批院士(专家)工作站。据统计,截至目前,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2.29亿元,工业投资3.5873亿元。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和政协联络组,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营商环境调研视察。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企业项目推进、营商环境服务等专题调研视察4次,深入辖区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32家,收集关于用工、用地、资金需求、厂社关系等意见建议15条,并通过代表委员建议的方式反馈至政府及办事部门督促办理,目前已办结11条,有力促进了镇域经济发展。
强化组织协调保障,全力以赴抢抓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川青铁路安州站主体建筑已进入收尾阶段,站前广场及其他附属设施已基本完工,安置小区、汽车客运站、S216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发挥“头雁”引领 增强发展凝聚力
在工业强镇的基础上,近年来,雎水镇选优配强村、社两级党组织带头人,实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全覆盖培训,以片区“大党委”建设为重点,筑牢村级片区高质量发展根基。今年以来,雎水镇共开展党员全覆盖培训班次8期,培训党员1347人次,发展3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7人。
实行机关干部包村(社区)制度,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深化“四合工作法”驻村工作机制及“三融三结三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经验,持续强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实行“清单制”“定期通报制”,通过村级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工作述职,晒工作、亮业绩、找短板,在提高镇村两级班子履职能力的同时,及时掌握村级发展和队伍建设情况,推动各项常态化工作紧密有序开展,促进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
2022年,雎水镇枫香村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探索“乡村产业运营官”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良好成效。该模式解决了乡村资源“谁买单”、乡村发展“卖什么”、乡村旅游口碑“怎么树”三大问题,“数字枫香”运营平台通过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用“市场化+数字化”方式,实现乡村资源盘活重塑、赋能提效。目前,已累计吸引各类投资商到村投资考察107余人次,落地农旅企业5家,吸引投资900余万元,吸引到村游客3000余人次,带动特色水产、特色研学、乡村旅居等产业创收200余万元,环比增长450%,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全村新增就业岗位50余个,带动新增就业人数约200人,吸引回乡创业人员增长50%,与安州区内外共6个社区共建线上农特产品、旅游服务、用工信息共享平台。枫香村“两委”班子与驻村工作队一线服务群众、群众热情参与乡村治理的互融共生局面更加彰显。“数字枫香”入选四川省第二批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
积极招才引智 再创名镇发展速度
近年来,睢水镇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截至目前,已选派4名干部到省市部门挂职锻炼,争取2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到村任职,协助工业企业引进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型等各方面人才455人,推动辖区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500余人,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经济建设、全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发挥流动党支部作用,建立在外流动人士信息台账,常态化对接驻广州市和成都市雎水籍成功人士,先后动员11名在外优秀人士返乡创业,吸引投资120余万元,带动村民增收2万余元。
展望未来,睢水镇相关负责人说:“将加快稻渔综合种养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积极争创省级农业园区,建成高标准农田1.4余万亩,发展柑橘、葡萄、青脆李等特色水果6000余亩,佛手、川芎、附子等特色中药材1万余亩,油菜、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2.8万余亩,推动村级产业快速发展。加大农文旅商融合力度,打响白水湖鲈鱼、碧荷汇、皇帽山等本地特色品牌,做好五彩魔芋制作及雎水酒酿制技艺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沙汀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促进辖区10余家星级农家乐和网红民宿提升‘品质消费’,实现以农文旅大发展聚人气、汇商气、促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