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青海:乡村振兴呈现新气象实现新突破

本报讯 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时代新青海新征程”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场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以来,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全面加强动态监测帮扶,新增防止返贫监测对象0.66万户2.2万人,累计纳入监测对象1.18万户4.1万人,已消除风险0.4万户1.62万人。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宝恩介绍,着眼于产业收益不理想、牛羊肉价格下跌等现实问题,青海省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制定出台了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1+5”文件和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方案,特别是从光伏电站收益中拿出20%的资金,实施牲畜出栏以奖代补,支持群众发展到户产业。同时,协调金融部门推出“活畜贷”“富民贷”等信贷产品,新增贷款5.86亿元,惠及1.27万户农牧民。前三季度,青海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6元,同比增长7.8%,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041元,同比增长18.4%。

与此同时,青海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将中央衔接资金的66.7%和东西部协作资金的60%用于特色种养、乡村旅游、民族手工艺等特色产业发展,明确订单采购、资产收益、土地流转等10方面联农带农模式,实现群众多元增收。

今年以来,苏青产业协作效应更加凸显。截至10月底,青海省引进18家江苏企业,实际到位投资45亿元,是去年全年投资的3.1倍。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青海省今年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1亿元,助力打造“千头牦牛”“千头藏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

在积极拓展群众务工渠道方面,目前,青海省就业帮扶车间达到710家,带动2.25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同比增长111%;利用光伏收益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3.02万个,年增收1万元左右;青海拉面经济带动近20万农牧民就业,入选全国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截至目前,青海省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到22.75万人,完成国家下达17.9万人就业目标的127.1%。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升学率达到98.6%。青海省“精准化”促进就业,各地同步举办雨露计划专场招聘会22场,提供就业岗位9300余个,推动青海全省46所职业院校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对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家庭毕业生,统筹省州县三级人社部门力量,至少开展一次就业指导、推荐三个就业岗位;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金融支持等全要素服务。

(谢海森)

2023-11-20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3014.htm 1 青海:乡村振兴呈现新气象实现新突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