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黑龙江汤原:“人才血液”疏通乡村振兴“经络”

本报讯 记者袁小峰报道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黑龙江省汤原县紧抓人才振兴关键点,通过外引“新农人”、内育“田秀才”、留用“领头雁”,着力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注重促进本土人才“回流”和外地人才“招引”。打好“感情牌”,充分发挥汤原县籍在外人才作用,利用亲友返乡、外出招商等有利时机,组织汤原籍博士人才家乡行、在外英才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宣传家乡新貌,为家乡发展把脉问诊,提供智力支持。全面落实黑龙江省“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实现每村都有1名大学生。探索建立柔性引才机制,支持设置“假日顾问”“特聘教授”“兼职专家”等职位,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力度。邀请名师专家,采取“线上+线下”“送教下乡+送技下乡”的方式,理论授课与田间课堂相结合,为来自汤原县各乡镇的致富带头人及实用人才1000余人进行专业辅导。加大“走出去”学的力度,组织汤原县10个乡镇24名优秀的乡村致富带头人到浙江省先进地区学习“千百万”工程。同时,大力推广“田间学校”培训模式,开展技能提升工程,手把手、面对面“传、帮、带”,精准滴灌培育懂技术、有文化、会管理、善经营的“土专家”“田秀才”,今年累计培训530人。

要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离不开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乡村“领头雁”冲锋在前。汤原县把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实施“红色头雁”提升工程,将百万村书记、示范村书记、基地村书记纳入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库重点培养,在评优评先、项目投入、绩效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入库总量达30余人,占比达22%;注重后备梯队式人才队伍建设,将村民代表、乡贤、返乡创业大学生、能人巧匠等群体纳入后备人才视野,及时发展成头雁带头人。构建干好有待遇、干成有奖励的科学奖惩机制。

2023-11-20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3013.htm 1 黑龙江汤原:“人才血液”疏通乡村振兴“经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