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窗

学习浙江经验推进共同富裕

“一盘棋”整体推进,构建共同富裕示范区“四梁八柱”;把数字化改革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动力;把持续做大“蛋糕”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分好“蛋糕”聚焦缩小三大差距和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浙江在共同富裕上先行一步,共同富裕示范区经过两年多实践,富裕程度进一步提升,三大差距进一步缩小,高质量发展优势更加巩固,为全国各地提供了众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关地区和城市可结合当地实际学习借鉴,探索各具特色的共富发展模式,助推地方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 杜慧心 董俐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个城市的共同富裕水平与城市竞争力、综合实力高度正相关,推进共同富裕既是战略机遇,也是发展挑战。浙江在共同富裕上先行一步,共同富裕示范区经过两年多实践,富裕程度进一步提升,三大差距进一步缩小,高质量发展优势更加巩固,为全国各地提供了众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关地区和城市可结合当地实际学习借鉴,探索各具特色的共富发展模式,助推地方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一盘棋”整体推进,构建共同富裕示范区“四梁八柱”

浙江形成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总牵引的工作格局,“一盘棋”整体推进。

建立共同富裕目标体系。按照浙江比全国领先15年、于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安排,明确“每年有新突破、5年有大进展”,把总目标分解为年度目标,确保每年形成一批突破性成果、每5年有阶段性成果。

形成共同富裕工作体系。成立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成立浙江省委社会建设委员会,着力推进社会建设,成立共同富裕示范区咨询委员会,确定重点工作体系和重大改革体系。

发布共同富裕政策体系。浙江省级部门聚焦重点领域出台64个专项政策意见,形成“共性+个性”政策工具箱,各市及下属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实施方案、编制行动计划。

推出共同富裕评价体系。制定示范区建设绩效考评办法,动态监测评价工作进展。

把数字化改革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动力

数字化改革是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是共富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动力。浙江将改革赋予数字化形态,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思维、认知,把数字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等全过程、各方面,系统性重塑省域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

以数字化改革构建经济“新范式”。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场景,构建数字经济新型生产体系,赋能企业创新变革、产业生态优化、政府精准服务;推出浙企智造在线、对外贸易应用、金融综合服务应用等一批标志性成果,谋划建设“重大应用”、地方特色应用,多个应用得到国家部委肯定。

以数字化改革拓展惠民“新路径”。以数字化赋能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各项改革实践。政务服务赋能,推出“浙里办”掌上应用,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社会治理赋能,温州推出“惠企政策直通车”,湖州推出市民看病“医后付”;公共服务赋能,打造“浙里基本公共服务一键达”重大应用,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数据资源库。

把持续做大“蛋糕”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

共同富裕首先要做大“蛋糕”,这就意味着创造更多财富、具备更高发展水平,浙江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

把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把数字经济作为数字化变革核心内容,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以数字经济为产业转型升级组合拳“主拳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全球智能制造领跑者。

更加突出发挥民营经济优势。浙江国企强,民企也强,民营经济创造了浙江66%的生产总值、73%的税收、78%的外贸出口、87%的就业岗位、91%的企业数量,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是浙江的金名片与核心竞争力。浙江致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生态最优省,着力营造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创业创新生态,在国企唱主角的诸多基础设施领域,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优势更加突出。

突出制造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核心地位。浙江服务业、农业都很强,但始终强调把发展重点放在制造业上,强调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服务业就缺失了最重要的服务对象。现阶段浙江以制造业为产业战略核心、强省富民根基,加快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优势。不论是建设G60科创走廊、成立之江实验室,还是推广“揭榜挂帅”、推进“领雁”“领航”计划,浙江一直勇立科创潮头、走在全国前列。浙江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明确科技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设浙江特色全域创新体系。

分好“蛋糕”聚焦缩小三大差距和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浙江强调共同富裕在经济体量提升的同时,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与协调。

收入差距聚焦“扩中提低”。出台“扩中提低”行动方案,在“共性”维度促就业、激活力、拓渠道、优分配、强能力、重帮扶、减负担、扬新风,推动普惠性政策落地;在“个性”层面围绕九类重点群体,推出一批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推动构建“全面覆盖+精准画像”基础数据库。

区域差距聚焦相对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对浙江而言,山区26县是相对落后地区,浙江把26县作为缩小区域差距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组建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针对每个县的发展基础、特色优势和主导产业,“一县一策”精准支持。

城乡差距聚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以农村集体经济为突破性抓手,实施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工作方案,重点打好“标准地改革+农业双强”“宅基地改革+乡村建设”“市场化改革+集体经营”“数字化改革+强村富民”四套“组合拳”。

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聚焦打造民生“七优享”金名片。推行“浙有善育、浙里优学、浙派工匠、浙里健康、浙里长寿、浙里安居、浙有众扶”七大行动,以数字赋能、制度创新为动力,迭代升级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2023-10-13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1960.htm 1 学习浙江经验推进共同富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