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价格认定机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纷纷入驻景区开展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畅通游客诉求表达渠道、保护游客合法权益,形成了“发展改革部门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价格认定机构具体承担、基层调解站点末端落实”的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新格局。
□ 本报记者 张子麟
近年来,特别是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就达到23.84亿。与此同时,旅行过程中各类矛盾纠纷也逐渐呈现出来,许多景区不规范服务带来的负面影响持续凸显。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认证中心(以下简称“价格认证中心”)大力推动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进景区”,通过运用专业技术调解价格矛盾,处理价格纠纷,取得了较好成效。
价格认证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涉旅游类价格争议纠纷标的一般金额不大,但多发易发、对时效性和专业性要求高,如未能及时解决会对景区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面对争议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必须有一个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价格调解机构,站在中立、客观的角度,解释价格政策,解决价格矛盾,消除不良舆情。价格认定机构常年从事涉纪检监察和涉刑事案件价格认定工作,能够准确把握争议焦点,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积极安抚当事人情绪,促使争议各方快速达成和解,往往可以起到“调解一件、影响一方”的效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价格认证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价格认定机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纷纷入驻景区开展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畅通游客诉求表达渠道、保护游客合法权益,形成了“发展改革部门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价格认定机构具体承担、基层调解站点末端落实”的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新格局。
截至目前,全国多地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已经入驻当地景区:陕西省在全省A级以上景区设立调解站点近400个,其中,兵马俑景区的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站和华山价格争议纠纷调解“一站三点”模式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作用;浙江省选取当地重点景区设立价格争议调解工作站,杭州特别创建“红枫驿站”价格争议纠纷调解连锁品牌,成为展现城市形象的一张新名片;河南省多地在5A和4A级旅游景区展开争议纠纷调解工作,做到服务不缺位,减少景区争议“推诿扯皮”“踢皮球”现象;青海省在青海湖、塔尔寺等著名景区开展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展现出“大美青海”欢迎八方来客的胸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以黄龙溪古镇景区为突破口,依托景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探索设立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室,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及时、便捷化解价格争议纠纷的新需求……
“在多起景区价格争议纠纷调解事项中,异乡的游客满意而归,纷纷为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点赞。”价格认证中心有关负责人特别以湖南省南岳衡山景区举例,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圈是衡阳市南岳区支柱型产业,经济效益显著。2022年,南岳区累计接待游客1001.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0.26亿元。为维护景区价格秩序,保障游客合法价格权益,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价格认证中心在南岳衡山景区设立湖南省首个“旅游价格纠纷调解工作站”,并和当地人民法院实现联动,开展诉前调解工作。一年多来,工作站凭借高效、专业的价格服务,实现价格矛盾“不下山”,游客消费“不堵心”,涌现出一些典型案例。其中,游客彭某因在南岳衡山旅游祈福时购买的环保香价格过高与商家产生纠纷,进而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该案件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推送至南岳区价格认证中心进行调解。接案后,价格认定机构工作人员迅速展开市场调查,确定该商家售价远高于市场平均价后,会同法官和游客与商家进行沟通,顺利解决了此项价格纠纷。调解过程中,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员融合法、理、情做好劝解疏导工作,商家同意退货并退款,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及时履行。通过调解员的努力,一场官司消弭于无形,双方当事人“不打不相识”,事后反而成为朋友。游客表示将会再次到南岳游玩,并且还要在该商家请香。该商家也表示今后一定诚信经营,更好维护南岳旅游景区形象,一定让英雄城市衡阳在新时代展现出新风采。
随着中秋、国庆长假的临近,各地价格认定机构严阵以待,准备用出色的工作为提升景区形象、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游客的信赖就是的我们工作动力的源泉,一定要用心用情做好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让开心游、放心购成为常态。”价格认证中心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