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积极探索实施信用提升工作,不断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通过清理、规范、帮扶、警示“四个一批”,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以信用为企业赋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清理一批长期未经营企业。榆阳区市场监管局筛选出1000余户3年以上未年报企业,通过核实纳税信息、电话联系和实地核查等方式,确定企业真实经营情况,对“僵尸户”将依法进行清理吊销。
规范一批未及时年报企业。不断强化“公示即监管”理念,督促经营主体依法按时年报。加强指导,印发了年报方案,通过公众号发布年报相关政策、提醒14条,发送年报宣传短信4万余条、张贴海报600余份,多措并举开展年报宣传工作;梳理出还未报送2022年度年报的企业9913户,采取电话指导、短信提醒、现场演示等方式“点对点”精准宣传,提醒企业依法公示年报,树立良好信用。
帮扶一批因失信受限企业。将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所需资料精简归类,总结为《企业申请经营异常名录移出材料告知单》。为进一步规范实施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健全完善企业公示信息轻微差错行为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将信用约束的工作重心由侧重于事后的列异管理、联合惩戒,向侧重于事前事中的警示提醒、教育引导转变,促进各类经营主体自觉实施信用修复。
警示一批投诉调解无效的企业。今年以来,给8家企业设置警示信息,使其在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8类业务中受到限制,在名称变更、投资人(股权)变更等7类事项中受到锁定,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拓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