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为企赋能 助“龙”腾飞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实施《助“龙”计划》,赋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宝安市场监管局局长周家贵(中)率队赴深圳市斯科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助龙服务”

宝安市场监管局局长周家贵(中)率队赴深圳市麦轩食品有限公司开展“助龙计划”服务企业活动

□ 耀明

湾区春潮涌,快马奋蹄疾。作为深圳制造业“压舱石”的宝安区,2023年初正式发布产业发展“龙计划”,提出通过“寻龙、引龙、育龙、强龙”四大工程,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枢纽作用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品牌卓著的世界一流企业。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迅速响应宝安区“龙计划”号召,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以下简称“宝安市场监管局”)迅即出台《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和《助“龙”计划》,进一步深化“服务型政府”职能,探索服务企业新模式,创新推出“点单即办”服务,助推宝安区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目前,宝安市场监管局已经开展了123场企业服务活动,成功收到了172家企业的1436项“点单”需求。其中,现场或持续跟进解决1418项,解决率高达98.7%,并获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科学谋划,精准施策——

瞄准“企业所需、市监所能”靶向发力

针对各类企业需求,宝安市场监管局推出了市场监管领域8大类服务企业政策包和60项服务内容,涵盖了企业注册许可、质量标准提升、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食品和农业、企业合规建设与柔性执法服务、信用修复、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等市场监管“全链条”服务。这些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让政策和服务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企业注册许可服务方面,通过推行企业设立、变更智能秒批,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医疗器械、药店经营许可实施即来即办,登记材料容缺办理,专人服务帮办协办机制、首席代表全程指导等8项便利化举措,不断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吸引投资,形成市场主体活跃、投资旺盛的局面。目前已为26家新引进企业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营业执照“秒批”通过。

在质量标准提升服务和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方面,提供卓越绩效模式导入、首席质量官培养、标准编制帮扶、知识产权申请与布局指导、专利快速预审指导、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27项服务。帮助200家企业纳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精准化管理白名单,指导49家企业开展专利快速预审备案和优先审查,实现发明专利授权由平均20.5个月缩短至3~6个月,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由平均6~12个月缩短至1个月,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由平均5~10个月缩短至15天。

在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面,立足能力建设、体系完善,指导并帮扶企业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如药品医疗器械服务、食品及农业服务等,采取事前提醒、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措施,增强新业态主体活力,增强应急处置能力。2023年以来,宝安市场监管局共办理不予处罚案件96宗,免罚金额约212.5811万元;减轻处罚案件285宗,减轻金额约1267.6831万元。

着眼当下,创新服务——

搭建企业发展解困赋能服务平台

宝安市场监管局坚持“服务企业是天职”的理念,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班长的服务专班,设立8个服务小组,形成全员参与、高效的工作机制。

在线点单,服务精准对接。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扫描二维码,企业“在线点单”,服务小组联合服务,线上服务15次,上门服务108场次,共计123场次。目前收到“点单”1302项,平均每家企业下单超过8项,点单需求热烈。重点服务的“5+1”产业集群企业57家,产值10亿以上的“龙计划”企业33家,上市公司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建立专人跟进、限时办结服务机制,对能解决的“马上办”,需要时限的“加紧办”,需要沟通对接的“协调办”。

惠企赋能,做好企业智囊团。经统计,企业点单最大为质量标准提升、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共计下单917次,占总需求的64%,反映了企业升级提质的需求。针对企业质量标准、知识产权方面的需求,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一对一”现场诊断服务,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引导帮扶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依托区知识产权创新服务平台,累计举办4期知识产权高端沙龙、28场知识产权专题培训,“一对一”服务区内重点企业58家次、解决企业各项需求294项,出具专利分析报告、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481份,切实帮助企业科学制定研发方向、做好专利布局和知识产权保护,获得企业高度评价。

助企纾困,当好企业贴心人。靠前帮助企业破解经营难题,如帮助宝安区唯一渔业企业水湾公司,解封因恶意诉求被冻结的账户,协调街道及银行为其提供500万元信用贷款;协调海关等部门,帮助企业实现靠泊宝安港口,将通关时间从七天压缩至一天;推动企业与宝投集团旗下农贸市场开展合作,设置专柜供应远洋渔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半岛医疗产品软件被恶意破解,接到不少消费者投诉,宝安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和执法人员进行综合会诊研判,指导企业加强软件著作权登记管理,通过律师函等形式警告侵权企业,并组织开展执法检查,遏制侵权行为蔓延。

放眼未来,锚定目标——

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宝安区制造业发展底蕴充实、动能强劲、前景广阔,制造业企业超过5万家,国高企业突破7000家,连续6年位居全国县区第一,规上工业企业超5120家,在全市排名第一。宝安市场监管局致力于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计划未来3年实施17项工作措施,包括标准规则先行、质量技术支撑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以激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活力,全面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助推辖区先进制造业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扶摇直上九万里”。

实施标准化战略,发挥先进标准引领作用。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计划,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制定,推进深圳标准认证,加强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用先进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到2025年,宝安区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达1500项以上,培育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深圳标准”认证产品(服务)达100个,承担国际国内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的企业组织达25家。

提高基础设施质量,发挥技术支撑和服务作用。推动高精尖检测技术设备开放共享,引导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深入生产制造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增强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计量、标准等质量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问题诊断、分析试验、改进验证等技术支撑。计划到2025年,全区获得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服务认证的企业达3000家,获得证书达30000张。

创新引领示范,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开展标杆示范引领行动,树立“宝安质量”标杆,打造优势质量品牌。启动“卓越绩效管理企业启航计划”,推动“链主”企业将先进质量管理理念、质量管理模式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以高品质赋能品牌创建,扩大宝安质量的品牌影响力。计划到2025年,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企业达500家。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利用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创新服务平台,发挥知识产权的激发创新作用,加强重点产业集群的培育,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人才在侵权判定、维权咨询、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构建以司法保护为主导、行政保护为支撑、以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为补充的知识产权多元共治格局。计划到2025年,新增培育首席质量官200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万件以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0件以上,累计国内商标有效注册量目标达45万件以上,计划建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30家。

“服务企业无止境,永远在路上。”宝安市场监管局局长周家贵表示,“将继续精于心、简于形,主动融入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建立健全企业诉求‘清零’机制,确保企业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构建企业服务长效机制,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打造宝安市场监管局企业服务品牌,不断扩大影响力,为宝安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本文配图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提供)

2023-09-18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实施《助“龙”计划》,赋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1548.htm 1 为企赋能 助“龙”腾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