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聚焦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

□ 殷格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五大特征,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赋予了新内涵,将助推企业在客户、社区、员工、伙伴、政府、公司治理、环境、全球八个方面的责任履行呈现一系列新特点。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企业应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普惠性

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和逻辑起点,巨大的人口体量增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但也成为开拓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优势。

在此形势下,要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企业首先要履行好客户的责任,把14亿人作为履责对象。这就要求企业尽可能多地提供丰富的产品,服务巨大的消费市场,让更多人享有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要创造共享价值,提供更普惠的产品,让所有人能共享现代化的红利。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就要求企业在履行社区责任过程中,通过参加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来参与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企业应更加注重以应尽责任为根基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企业社会责任有三大责任,即应尽责任、必尽责任和愿尽责任,对应着三次分配,做好三次分配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应尽责任是企业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关系涉及员工及高管、供应商、客户、环境以及合作伙伴等;必尽责任是企业通过税费,在第一次分配基础上,贡献第二次分配,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性;愿尽责任是企业通过公益慈善等,贡献第三次分配,润滑社会运转。

应尽责任——赋能员工成长发展和生产率提升。企业贡献三次分配,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是履行好应尽责任,贡献好第一次分配,这可能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重要的基础,也是企业需要重点履责的部分。

在第一次分配中,企业最重要的是赋能员工,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力,让员工创造更多的财富,他们自然就会获得更好的财务分配基础,这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当然,企业履责过程中,平衡好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利益也很重要,企业售出产品服务获得的收益会影响到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或者员工的收益分配,消费者购买产品服务也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收入支出,这都与共同富裕目标息息相关。

必尽责任——更加注重税费的公平承担,履行好纳税责任。企业应该要按规定纳税,承担公平税赋,不应一味追求税收优惠。一家企业对政府税收的贡献,可以通过税赋程度来衡量,假如企业的税赋程度低于同行水平,即企业享受了税收优惠,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这些税收优惠实际上来自社会给予企业的优惠。

愿尽责任——关注关键工人和基本工作价值。从事基础性工作的群体在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角色与价值需要重新认知,整个社会应该关心他们,企业也须给予他们更多的责任关怀。关键工人主要集中在八个主要的职业类别中,包括健康、食品系统、零售、安全、清洁和卫生、运输、手工、技术和文秘等职业。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在世界范围内,29%的关键工人为低收入(工资低于每小时工资中位数的2/3)。平均而言,关键工人的收入比其他雇员低26%。在低收入国家,超过46%的关键工人长时间工作,近60%的关键工人缺乏某种形式的社会保护。当然,企业履行愿尽责任贡献第三次分配,还可以通过公益慈善等来实现。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企业应更加注重责任的全面塑造

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既是物质富足又是精神富有,是人的全面发展。

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要负责任地创造财富,还要负责任地创造文明,或者说是负责任的文明。责任的文明可以表现为责任文化的建设,包括责任的精神文化、责任的制度文化、责任的物质文化、责任的行为文化。

责任精神文化。责任的精神文化重点解决的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愿景。中央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把责任的理念融入其核心文化。比如,中国石化将企业使命改为“为美好生活加油”。这一使命将它存在的根本价值,从只是提供加油的业务变成创造和贡献美好生活。这个使命不仅仅包括中国石化存在的目的,也包括中国石化的经营方式。中国建筑将企业使命改为“拓展幸福空间”,中国建筑作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公司,把这个“幸福空间”和员工、客户、环境、社区、政府等利益相关方联系起来,定义了具体的空间,推动整个公司负责任、可持续地运营。

责任制度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需要形成制度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一个理念,还要把这种理念形成于战略之中,落实到制度文件之中,这就包括供应商社会责任的行为规则,还有反贪污反行贿的行为规则,商业道德培训的规则等,形成新的责任制度文化。

责任物质文化。企业形成责任精神制度文化,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还会形成相应的责任物质文化。例如,可口可乐将环保理念与新的透明包装进行深度绑定的同时,也将新包装产品的购买与支持环保联系起来,让消费者在接受新包装时认为购买新包装产品更加环保,是自身对环保的一种支持。

责任行为文化。麦当劳在妇女节时把“金拱门”的Logo倒过来,变成Woman的首字母w,通过这种方式提醒公众重视女性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正是一种责任行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企业应更加注重对生命的社会责任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强调人类对生命共同体的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地球生命共同体不仅是环保、去污染,最重要的是关注对生命的责任。我们要强调人类需要生命伙伴,动植物就是我们的生命伙伴,我们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利用都涉及跟其他生命伙伴的关系。

在助力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中,企业应认识到,生命共同体思想有利于企业加强对人类需要生命伙伴的崇高责任认知。企业应注重对生命的社会责任,加强对当前社会环境的深度把握,并坚持“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履责方式。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企业应更加注重履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这提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要有责任意识,要做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使者。企业在海外运营过程中是否负责,是否跟当地形成和谐共生的发展经营道路,都可能影响着当地人对我们的认知。企业在海外运营过程中要确保以上各项责任得到同等履行,包括要惠及更多的人、重视保护生命、创造精神财富等。

【作者单位: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2023-09-11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1416.htm 1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