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军 尹茂平 毛伟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五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推出“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推动诉源治理”典型案例——推进多元解纷篇,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灵山人民法庭(以下简称“灵山法庭”)《推行调解工作机制系列改革,打造一体化、多元化、专业化解纷格局》案例成功入选。
灵山法庭辖区人口30万,是海南省辖区人口较多的人民法庭之一。灵山法庭积极探索创新调解工作机制,以信息化为依托,推行调解工作机制系列改革,有效提升纠纷化解质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法庭+辅助调解”,打造调解一体化。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打造法律调解辅助运行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调解服务中心”),灵山法庭使用规范的远程视频调解方式,形成涵盖诉前纠纷导入、案件信息审核、纠纷化解分流、送达叠加劝调、纠纷多元调解、审查结案归档、诉调程序衔接的一体化在线调解服务流程,大大提升了调解工作效率。一年来,灵山法庭已将711件案件推送给调解服务中心进行调解。其中,与当事人取得联系的案件564件,引导当事人同意调解451件,引导调解成功率为80%;开展远程调解302件,调解完结263件;平均调解时长17.27天;通过音视频调解的占比98%。今年前5个月,调解成功率平均超过50%,有效化解了一批争议较大、专业性较强的疑难复杂案件。
“法庭+合作解纷”,增强解纷专业化。灵山法庭引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南京金智云法律调解服务中心等“总对总”调解组织作为特邀调解组织入驻灵山法庭,由其派出常驻特邀调解员编入审判团队,建立调解员与法官团队紧密结合的合作模式,实现调解力量与审判资源优化整合。目前,已有1名特邀调解员在灵山法庭立案窗口专门负责诉前调解,多名特邀调解员编入审判团队负责诉讼调解。灵山法庭跟进加强指导,通过旁听庭审、案件研讨、交流座谈、个案指导等方式促进增强调解员工作能力,提高调解专业化水平。
“法庭+联动解纷”,构建治理的多元化。灵山法庭主动融入地方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工作,以法庭为支点,与派出所、检察室、司法所等辖区基层治理单位建立合作工作机制,凝聚各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等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力量,形成联动、联助、联调工作格局。目前,灵山法庭已邀请桂林洋青合社区、辖区6家司法所等基层治理单位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海口市司法局、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综治指导科、灵山检察室、桂林洋派出所、桂林洋高校派出所、桂林洋海岸派出所、桂林洋司法所等9家单位召开“四所一庭”联动工作机制推进联席会,共同参与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针对辖区农民工维权案件较多的情况,联合辖区司法所及劳动监察部门,建立劳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采取“法庭+人民调解员+劳动监察”联合调解及司法确认等诉源治理手段,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作者万军系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尹茂平系美兰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毛伟系美兰区人民法院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