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凡伟
深圳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于2018年出台了《深圳市食品安全战略工程工作方案》。其中,建立“圳品”标准体系,打造“圳品”城市品牌工作是其重要内容。“圳品”是企业自愿申报,经评价符合供深食品标准体系要求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是建立在更高标准之上的城市品牌。
截至目前,深圳已构建“圳品”标准体系500项;发布“圳品”团体标准572项,涵盖市民日常所需的蔬菜、水果、肉制品、水产品等38大类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制定了664项四级评价制度文件;评价通过370家企业的1235个产品成为“圳品”,产品范围辐射全国28省137市301县538个基地,涵盖32大类198个品种,覆盖百姓餐桌日常主要的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圳品”通过高标准高要求,引领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全链条监管守护市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实现食品安全风险可控。
本文从“圳品”定位、“圳品”做法、“圳品”标准、“圳品”评价、“圳品”监督、“圳品”推广和“圳品”助力乡村振兴等七方面,进一步介绍目前进展情况。
“圳品”定位
“圳品”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基于2018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战略工作方案打造的高标准食品城市品牌;是指由企业自愿申报经评价符合供深食品标准体系要求的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目前,“圳品”已被列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等近40项政策文件,2022~2023年连续两年被列入深圳市十大民生实事等重点项目,并予以重点推进与落实。
“圳品”做法
“圳品”工作构建了“1+3+9”的工作机制。即“1”是指一套运行机制、“3”是指三大支撑体系、“9”是指九大基本原则。一套运行机制是指以工作委员会为战略统筹、以深圳标准促进会为运营管理、以国内外第三方机构为技术支撑、以企业为申报主体的圳品运行机制。三大支撑体系包括:标准体系、评价体系、监督体系。九大基本原则简要概括为:以标准体系为基础、技术标准为依据、公开透明为原则、基地控制为前提、体系评价为保障、圳品标识为形象、风险预警为手段、信息平台为支撑、品牌提升为引领。
“圳品”标准
“圳品”标准的研制,遵循系统性、先进性、科学性、开放性原则,充分利用全球食品安全标准与技术法规动态比对数据库资源优势,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对标国际及发达地区标准,结合深圳市实际研制“圳品”团体标准,充分发挥标准的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为“圳品”工作提供坚实基础依据与技术保障,引领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圳品”评价
“圳品”评价以标准体系要求依托国内外一流技术机构的支撑力量,对标全球通行的合格评定模式,质量高要求、环节严把关。以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ISO/CASCO)的合格评定技术为手段,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管理体系为核心依据,对比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实施的自愿性评价,搭建一套以源头管理、风险控制为核心原则的评价体系,涵盖管理办法、规则文件、准则文件、记录表单四级文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管控。
“圳品”监督
“圳品”监督是保障“圳品”生命线的有效手段,包含产品监督及抽样检测两个维度。以满足“圳品”产品技术基础要求为前提,依据监督工作规则文件及圳品标准及评价细则相关规定,对已获证产品、组织、基地或生产加工场所等进行符合性检查以及对产品和种养殖环境进行抽样检测。符合性检查内容包括对获证组织的生产加工过程及种养殖基地的管控能力、投入品使用及管理情况、追溯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标签使用情况及企业持续性满足供深食品标准及相关规则文件要求的必要活动的检查。
“圳品”推广
为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供深食品区域品牌,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广泛开展“圳品”进商超、进农贸、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党群服务中心等活动,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以品牌优势吸引和带动供深食品相关产业行业素质、管理能力、产品品质等的主动提升,形成长效的良性循环。推动“圳品”走进天虹、华润万家、人人乐、沃尔玛、盒马鲜生、麦德龙、家乐福、百佳永辉、永旺、钱大妈、山姆等深圳主流连锁商超,覆盖门店超1000家,同时“圳品”已走进圳帮扶、广视优品、本来生活网等电商平台和深圳地铁集团食堂等大型团餐供应渠道和深铁食研室等餐饮渠道并不断拓展销售渠道。
“圳品”助力乡村振兴
“圳品”工作的特点使其在对口帮扶、东西协作、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深圳目前对口地区有9省18市97县。以“圳品”为纽带,通过举办标准化培训、搭建产业标准体系,有效推动对口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同时开展商贸合作,推进深圳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研机构与当地政府、农民合作社等建立合作关系,打通了东西部供应链资源和产业帮扶渠道,促进了多方建立紧密产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