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野

以问题为导向 打好“三大战役”

浙江温岭市打造综合执法“协作共同体”,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企业对柔性执法满意率达95%

□ 徐帆

今年以来,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部门横向互动、市镇纵向互联,打造综合执法“协作共同体”,构建部门间、区域间、层级间一体联动的新格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共完成跨部门双随机企业抽查1152次、减少干扰596户次,企业对柔性执法的满意率达95%,进一步营造了包容宽松的法治环境。

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打好“三大战役”,即打好行政执法改革“突破战”、打好执法能力“跨越战”、打好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战”。

打好行政执法改革“突破战”

在台州市率先出台《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执法协作配合工作办法》,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建立案件移送审查机制,明确业务主管部门移送条件,确保案件移送精准到位。通过证据共享应用平台,市级部门移送案件270件,证据共享应用率100%,证据移送立案率97.92%。

同时,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研究制定9个领域25项执法协同的具体工作制度,明晰协作细则,厘清职责边界,有效解决协作配合中的堵点痛点。编制出台《教育领域擅自举办民办学校违法行为的执法指引》等32个执法指引,推动综合执法工作更趋规范化。

比如,温岭市坞根镇扎实推进基层治理“141”体系与“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融通互促,构建符合基层实际、满足群众需求的综合信息指挥室“122模式”。自2022年12月“122模式”运行以来,坞根镇无差别受理流转事件1457件,办结率达98.62%。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47%,事件平均处置时间同比减少52%。

打好执法能力“跨越战”

在机构设置上,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搭建“1+5+N”对接架构。在工作机制上,推行“直属执法队+业务主管部门”协作方式,在内部组建“直属队+法制科+属地中队+驻队律师”的专题法律研究小组,完善询问方式,主动加强外围调查,闭环基本证据链,破解机械式办案、等待式办案和协商式办案。截至目前,已办理台州市首例案件59起,实现16个执法领域案件办理“零”的突破。

与此同时,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科学的综合执法考核评价机制,将部门间协作配合纳入考核内容。以“日提醒、周晾晒、月通报”等形式,上下结合、双向考评,压实双方责任,实现“进度随时公示、短板随时提醒、问题随时解决”。推行“三书一函”工作机制,联合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压紧压实办理责任。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执法报告书、执法建议书、执法督办书和风险提示函3份,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提高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水平。

此外,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编制镇(街道)特色领域“综合查一次”工作清单,强化多部门集成监管。截至目前,共完成跨部门双随机企业抽查1152次、减少干扰596户次,跨部门专项检查176户次,减少企业干扰87户次。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全市共办理“首违不罚”30106件、“轻微不罚”9807件,免处罚款301万元,制发涉企不罚事项告知承诺书798份。

打好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战”

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事项梳理为“三高”(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事项和一般事项,对于部门“管得了看不见”而镇街“看得见管不了”的“三高”事项,先划转到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再赋权至镇(街道),实现部门间、层级间一体联动。截至目前,已划转首批赋权镇(街道)执法事项91项。

同时,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配齐配强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人员,推进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规范化建设。建立“管理分片区、执法分专业”模式,以“一支队伍管执法”统筹调度职能部门执法力量,不断增强镇(街道)统筹协调和统一指挥功能,有效破解“职责不清、推诿扯皮、重复执法”等问题。目前,共梳理基层治理“一件事”15件,其中,违法建筑监管“一件事”实施后,全市新建村居和住宅小区违建率同比分别下降94.8%和83.6%。

此外,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强调部门对镇街的“四个支撑”,主要包括执法培训、执法办案、执法提效、执法协作。

2023-08-25 浙江温岭市打造综合执法“协作共同体”,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企业对柔性执法满意率达95%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0534.htm 1 以问题为导向 打好“三大战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