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南
一半是山区、一半是临海,山与海是福建省宁德市的基本地质形态。山海联动、山海交响的宁德,已成长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跨入中国百强城市行列。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经济持续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内的5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首位。其快速增长的秘诀何在?
优化营商“软环境”,提供发展“硬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深刻指出“软功夫是贫困地区这只‘弱鸟’借以飞洋过海的高超艺术”,强调“闽东地区可以大有作为的是‘软环境’的建设”。近年来,宁德市突出全链条保障,突出全周期跟进,突出全方位服务,以一流“软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
心怀“国之大者”,强化“人才支撑”。宁德市着力念好新时代“人才经”,持续实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破冰”行动,实施一揽子人才创新政策,产业需求在哪里,人才支持就延伸到哪里,奋力推进人才政策由“节点突破”向“全链条覆盖”延伸。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宁德,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1988年底,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首创“四下基层”制度。35年来,“四下基层”作为一项具有创建性的改革举措,内涵不断丰富提升,推动宁德从温饱有余到全面小康、从要素稀缺到产业集聚、从偏僻闭塞到生态宜居,在跨越式发展中实现华丽转身。
宁德的山,是千山;宁德的水,是万水。在宁德,千山万水总关情。
绿荫如盖的山脉是宁德“逆光的侧脸”。作为“三库+碳库”重要理念孕育地和实践地,宁德的森林覆盖率达69.98%,居我国大陆沿海城市首位。
碧波掘金的大海是宁德渔旅融合的“交响欢歌”。宁德拥有4.46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和1046公里的海岸线,2022年全市渔业产值332.4亿元,带动从业人员60万。“全面清”“规范养”“长效管”,宁德三记“重拳”打响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攻坚战,“清海”工作“宁德模式”被列为全国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其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典型经验复制推广。
“无山海,不宁德”,这是一片改革的热土、发展的新高地。宁德的改革探索,值得关注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