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功夫下在平时,将考核落到实处。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积极探索公务员日常管理新思路、新举措,通过完善考核机制、科学设置指标、优化考核方法、强化结果运用,让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考在平时、落在日常,有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公务员成长进步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注重平时考核规范化
提升考核普及性
高位推动抓指导。蕉城区在转发《福建省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文件的基础上,配套印发公务员考核补充通知,区分乡镇(街道)和区直单位不同性质和工作特点,完善考核范围、内容指标、方法程序、等次标准、结果运用等内容,明确考核流程及要求,为开展好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试点先行强示范。确立赤溪镇、行政服务中心(含窗口)、市场监管局等三个考核工作基础好、有特色、有亮点的单位作为考核工作联系点,分批次引导推动全区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齐头并进。2022年末,全区104家机关单位1350名公务员均纳入平时考核范围,参与平时考核率达100%,实现全覆盖。
跟踪检查促督导。将公务员平时考核作为加强公务员日常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各单位在每季度结束的两个月内向区委组织部备案本单位考核结果,同时每季度抽查10%的单位采取实地察看工作实绩、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及查看佐证材料等方式,对平时考核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注重指标设置差异化
提升考核科学性
突出政治素质考核。蕉城区细化8项正向考察指标和5项反向考察指标,聚焦三大重点,即重点看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况、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中的担当精神和履职情况、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从“做得怎么样”考察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觉悟。
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将考核对象划分为乡镇(街道)党政正职领导、乡镇纪检书记(街道纪工委书记)、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重点项目一线跟踪、省市区派驻村第一书记等八类人员,着重评价业务素质、工作状态、执行效能等方面情况,防止平时考核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搞“一刀切”。
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各单位按照不同类别、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公务员所履行职责的不同,合理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综合考核框架下,明确将工作实绩和工作作风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如服务窗口建立“以清单助明责、以比拼促履责、以考核严督责”的闭环式责任考核机制,形成“权责清晰、奖惩分明”的工作体系,窗口办件率从80%提高到95%,满意度从96%提升到99%。
注重评价机制实绩化
提升考核操作性
打造立体评议材料。蕉城区创新推出《干部综合能力评议表》,通过采集提炼干部个人知识结构、能力特点、熟悉工作领域、不擅长工作领域以及负面信息五大板块内容,围绕政治素质、担当精神、性格特点等七个方面能力设置评议内容。2022年,组织全区1400多名公务员及参公事业干部、300多名事业九级职员和中级以上职称干部,围绕五大模块内容进行自评,并同步采集工作实绩,进一步深度掌握全区干部基本工作情况。
设立正反双面清单。建立考核实绩积分一本账,正面清单主要围绕创先争优、急难险重任务等,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重点内容;负面清单主要围绕工作失误失责、群众投诉反映、违反工作纪律等扣分项,及时发现掌握“两头干部”。
规范常规考核程序。以季度为考核周期,以“周记实、月考核、季审定”为抓手,以个人小结、组织复核、民主测评、领导评鉴、结果反馈为主要步骤,客观评价干部日常工作表现以及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时的担当表现,推动干部干在日常、考在经常、比在平常。
注重结果运用优先化
提升考核导向性
在评优评先上“优先”。蕉城区将公务员平时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挂钩,提高平时考核“含金量”。2022年,对20名未按规定完成各项政治理论学习任务的人员不予评定为“好”等次,并且年度考核时不予确定为“优秀”等次。
在选拔任用上“优先”。将公务员平时考核结果与公务员选育管用挂钩,对平时考核一贯评为“优秀”等次的公务员,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时优先考虑。2022年以来,结合重点项目一线跟踪考察等,100多名干部在重点项目、急难险重、疫情防控等不同领域表现突出,平时考核均确定为“好”的干部得到优先晋升职务或职级。
在表扬奖励上“优先”。将平时考核结果运用与奖励惩戒、学习培训、挂职锻炼等紧密联系起来,对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一线岗位一贯表现优秀、领导和群众评价较高的干部予以通报表扬,体现组织关爱,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营造良好氛围。
(宁德市蕉城区委改革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