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优化四大环境打造“宁德服务”福安模式

福建福安市持续优化产业、政务、法治、生活四大环境,为企业壮大、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筑牢服务保障

□ 李菲 钟鸿

近年来,福建省福安市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优化产业、政务、法治、生活四大环境,打造“宁德服务”福安模式,推动全市政务效能更高、营商环境更优、发展氛围更浓,为企业壮大、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筑牢服务保障。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3.95亿元、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6%,工业用电量增长14.4%,新招商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111.4亿元,在宁德市项目建设“三比三赛”专项行动中取得综合考评第一的佳绩。

创优“称心”产业环境

完善产业专班服务。持续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调整充实6支组团工业服务队,组建招商引资、项目前期、要素保障等10支职能服务队,主动靠前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已解决到位133个、答复194个,正在解决285个。

强化项目前期策划。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建立行业智库、深入研究政策等方式,全面提升项目策划生成水平。引入“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依托平台策划生成和储备管理项目,推进项目加快生成落地。

增强信贷支持力度。深度融入宁德市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普惠小微和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基于特色重点制造业基础,构建起收集、分析、评估、担保、贷款等功能“五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实现重点产业金融服务全流程线上化。

创优“暖心”政务环境

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印发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升方案,完成全部系统与市级数据汇聚平台的对接工作及数据目录编制工作,提升政务数据汇聚能力。今年全市存量证照电子化工作基本完成,对照全省免提交证照清单主事项与县一级证照事项进行关联,进一步提升电子证照生成率、应用率。

跨域通办方便群众。在全省率先探索推出“驻外党组织+商会+福安政务”模式,通过异地商会先后在上海、深圳、厦门成立“福安市政务服务远程视频中心”,申请材料借助“快递助跑”流转,实现中心窗口人员与异地乡亲连线互动。

帮办代办便利企业。组建工程建设项目帮代办专班,实行帮代办服务,通过组织项目前期报批联合预审会、具体环节指导等形式,截至目前为福安宏旺年增130万吨不锈钢冷轧扩建项目、福安奥展不锈钢制品产业示范园二、三、四期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完成前期报批及开工期间各类要素保障工作,有效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提速增效。

创优“安心”法治环境

共建纠纷速调平台。搭建涉企商事诉非联动办,下设法官工作联络室和专门调解室,为涉企商事纠纷提供便捷和最具法律效力的纠纷解决方式。企联人员经法院专门培训后,为企业的债权债务、损害赔偿等纠纷开展合法调解服务,防范化解企业经营风险,营造和谐、安定、有序的经营环境。

司法服务进企入户。深入开展“访百企走千村进万家”“千名执行干警进千企”等司法暖心专项行动,走访电机、船舶等重点企业49家,为企业提供精准化司法服务。提高买卖合同纠纷审执效率,实行分流标识,提高小额程序、简易程序适用率,审执结买卖合同纠纷案件66件。

促进破产办理便利。健全“执破直通”和“府院联动”机制,设立破产审判合议庭。截至目前,建立办理注销登记等有关破产审判便利化工作机制11项,协调设立企业破产援助专项资金账户,审结破产类案件65件。完善“执转破”工作机制,移送“执转破”案件75件,审结“无产可破”案件55件,有效发挥市场主体出清作用,推动一批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

创优“舒心”生活环境

完善城乡生活配套。实施交通重点项目27个,完成投资3.5亿元,建设60公里生态景观路。实施城市品质提升项目84个,总投资96.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28亿元,涵盖宜居建设工程、绿色人文工程、交通通达工程、安全韧性工程、智慧管理工程、样板工程等六个方面。

提升教育医疗水平。提升“满意教育”水平,加快老区中学新校区、职业技术学校扩建等24个教育补短板项目建设。完善城乡学前教育布局,确保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建成投用市民族医院康复楼、市医院公共卫生综合楼等卫生补短板项目。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举办首届中国红茶大会暨坦洋工夫茶旅文化节、元宵灯谜、潭头李花文化节、桃花节、畲族文化周、康厝金斗洋畲族传统武术文化节等文旅节庆活动,18个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00场次,进一步拓展群众文化生活。

2023-08-21 福建福安市持续优化产业、政务、法治、生活四大环境,为企业壮大、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筑牢服务保障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0354.htm 1 优化四大环境打造“宁德服务”福安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