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淄博高新区”)通过对160余家企业的工业用地项目情况走访调研,发现企业“用地前”存在区域化评估评审耗时长、费用多,“用地中”存在项目办理手续多、环节多,“用地后”存在准入准营事项多、审批部门多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淄博高新区在“用地清单制”改革基础上,对工业用地项目从“用地前”“用地中”“用地后”三个阶段进行审批服务集成,通过“五个聚焦”,创新开展了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用地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
聚焦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由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牵头,组建了31个部门的工作专班和帮办员队伍,建立了单一事项明确具体部门、综合事项明确牵头和配合部门、疑难事项提报专班研究的工作机制,集全区之力,对改革任务进行顶格协调、顶格推进、顶格落实。
聚焦用地前阶段,优化政府供给。服务链条延伸至招商环节,为拿地项目提供“经营主体开办清单”;梳理产业园区已开展、即将开展评估事项和评估范围,出台《高新区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指南》,规范11个区域评估事项应用,提供“区域化评估评审清单”;按照土地出让要求,提供亩均税收等“管控设计清单”。
聚焦用地中阶段,提升审批效能。土地出让后,为项目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土地),提供“交地即办证清单”;扩充项目策划内容,将项目策划延伸至后续手续办理环节,提供“项目策划清单”;优化拿地即开工、市政工程、水电暖气信报装等一件事集成办服务,提供“批前服务清单”。
聚焦用地后阶段,强化部门联动。全面推行工业项目联合验收工作机制,实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提供“联合验收清单”;针对企业竣工投产实际,做好准入准营服务,提供“证照服务清单”;按照企业水电气暖信、金融服务等实际需求,提供“公用服务清单”。
聚焦任务推动,明确工期节点。按照山东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揭榜挂帅”任务要求,明确任务时间节点,项目土地出让条件明确后,相关部门15个工作日内提供用地清单服务事项,行政审批服务局3个工作日内完成拟出让地块的《全生命周期“用地清单”集成服务指南》,在土地出让时一并移交。
通过集成1地3阶段9大类清单,淄博高新区探索开展全生命周期“用地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打造工业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2.0升级版,取得显著效果。
“用地清单”实现“全生命周期”,改革再扩面再提效。淄博高新区投入5000余万元,已完成6个产业园等区域11项评估评审事项,入园项目可直接应用评估成果。同时对用地三个阶段涉及的管控设计、项目策划、批前服务、联合验收、证照服务、公用服务等审批事项,针对不同产业园区、不同区域地块、不同项目实际,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用地清单”服务指南》,实行全生命周期审批服务,实现了对原有“用地清单制”改革的延伸和拓展,改革的范围更广、覆盖面更大、成效更好。
“用地服务”实现“一件事集成”,服务再延伸再拓展。以“用地一件事”改革集成思维,充分借鉴学习“用地清单制”改革试点城市成果,“用地前”集成3大项23小项服务清单,“用地中”集成3大项12小项服务清单,“用地后”集成3大项13小项服务清单,聚部门合力,为辖区内所有用地项目提供从招商引资到项目策划、从公司注册到开工建设、从竣工验收到准入准营的沿链式一件事集成服务,部门协同更紧密,联动服务更顺畅,服务的贴合度更高。
“企业需求”实现“政府全供给”,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以企业用地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需求为出发点,从“用地前”“用地中”“用地后”三阶段的政府服务供给为着力点,对审批服务并流程、优环节、减费用,坚持服务走在审批前,建立“用地管家服务团队”,提供全周期帮办代办管家式服务,工业项目支出成本降低,企业满意度提高,企业投资意愿更强。
从淄博高新区改革试点情况看,“用地前”阶段并联审批、审批时限提速80%以上,“用地中”阶段集成服务、审批环节合并50%以上,“用地后”阶段部门协同、审批环节实现100%部门联动,集成服务改革成效明显。目前,已为淄博内陆港保税冷链基地项目等3个工业项目提供“用地一件事”集成审批服务。
(山东省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