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窗·广告

以科学传媒助力地方文旅发展

□ 袁 婕

随着互联网企业加入文旅产业,线下研学、高端旅行定制等新型复合产业出现,传媒行业如何主动入局助力文旅发展,引起学术界和商业市场的多方讨论。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作出明确部署。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部署要求,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文旅融合,激发新动能、形成新优势。

旅游业的发展是人文与自然资源的组合,既要保护生态与文化,又要将当地资源盘活形成第三产业。在此过程中,科学规划具有基础作用和重要作用,而传媒行业能够将地方品牌影响力扩大。想要形成产学研一体的良性循环,既要有深度的专业研究,又要能做到对大众的传播,科学传媒领域的发展具有极大潜力和市场需求。当前从事科学传媒的机构(自媒体除外)以单位和机构形式经营的类型,可以通过《中国国家地理》与星球研究所为代表观察。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裂变,努力开拓了多个垂直领域的深耕细作。目前,旗下业务包含影视、新媒体、科考、广告、美食类等多家子公司和业务部门。在地方文旅的开发合作中,它采取了全媒体合作的业务形态,为各地区提供出版、摄影、培训、科考等全方位打造品牌的服务。内容团队不仅有资深编辑,更有雄厚的学者与专家资源。与《中国国家地理》合作,对地方政府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品牌背书,专家资源的可靠基础不仅能够指导当地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也能够为后续招商引资带来极大影响力。

星球研究所成立于2015年,主创团队由一群热爱地理的年轻知识分子组成,科普领域主要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省市、宇宙(天文)、建筑、工程等。作为一家小规模企业,星球研究所对于市场商业需求反馈积极,在出品精品科普中视频之外,创造出独具自己风格的纪录片式广告。精品中视频的制作前期策划不仅需要广告思维,更是将科学注入每一个文字,满满诚意打动了众多年轻消费者。地方文旅在寻求年轻化市场时,星球研究所成为炙手可热的合作对象。

在大量旅行类自媒体入局的媒介环境中,不论是资深的科普杂志,还是小型公司,都面临着相同的冲击——算法与流量。既要保持自身的专业性,又要快速发布内容;既要保持理性科学爱惜羽毛,又要适应大众平台上的风格与流行。旅行类个人创作者在对地方文旅内容的解读中往往带有过度的“滤镜”,为大众提供情绪价值是一方面。千篇一律的网红景点、无数错位的景观移植已经在警告我们,没有科学的调研,文旅开发无法真正塑造地方品牌,也无法真正为当地带来自信和责任意识。

四川作为我国首屈一指的旅游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旅游资源,也有着丰厚的人文与历史。位于横断山脉深处的甘孜州,走出了中国最“卷”的文旅局长,自此开始,《中国国家地理》与当地政府部门潜心调研,共同打造了《甘孜州特刊》《凉山特刊》,在网络热潮之外,及时提供了最具实力的科学传播作为补充,同步上线大美风光影像短视频,并在各媒体平台播出,在当地开发出多个最美观景拍摄点及相关产业布局。

星球研究所多次开发四川选题,以大量数据和实地考察解析“蜀道之难”,展现大国基建背后的力量,以“成都,已经等了你3000年”助力大运会,向全世界展现出一个更加年轻的中国形象。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都在科学传播的路上保持积极客观的传播意识,为四川打造自身品牌和塑造国际传播形象创造出值得国人骄傲的案例。

综上所述,科学传媒在文旅开发中最重要的作用在于用最专业的内容服务地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开发过程中缺少实事求是的评估和保护,极容易造成生态和文化的破坏。对于地方文旅部门来说,选择负责任的传播者,不仅是安全牌,更是选择培育百花齐放的土壤。

(作者单位: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2023-08-18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0067.htm 1 以科学传媒助力地方文旅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