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加强作风建设 营造干事创业“好生态”

北京昌平区集中整治“四不一乱”五类突出问题,打造“昌快干”“昌通办”服务品牌,健全以作风建设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体系和机制,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 刘力嘉

为提升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北京市昌平区开展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以干事创业为导向和载体,集中整治不想干、不敢干、不实干、不会干和乱作为的“四不一乱”五类突出问题,打造“昌快干”“昌通办”两个服务品牌,健全以作风建设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系和机制,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氛围日益浓厚。

正风和促干“同频共振”,树牢“干在实处”鲜明导向。作风问题靶向纠治,制定问题表现负面清单43项,综合运用巡察督查、媒体曝光、信访举报等方式,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坚决纠治歪风邪气;重点任务牵引带动,梳理形成重点任务清单23项,通过重点任务推进落实,逐一细化明确目标责任,实现干部工作作风和区域发展水平同步提升;避免增加基层负担,紧扣正风促干开展活动,坚持少发文、少开会、少检查,切实做到重“效”不重“形”、走“心”不走“场”。

培训和品牌“双重赋能”,提升“创先争优”工作效能。一方面,深化教育培训赋能,与清华大学等驻昌平高校联合举办“干部进高校赋能学堂”,精准举办接诉即办、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大讲堂”,打造固投、财源、产业、供地等特色网络课程,有效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创新品牌构建赋能,聚焦打造服务群众的“昌快干”主动治理品牌和服务企业的“昌通办”营商环境品牌,形成了“回天有约”协商议事等一批亮点做法,干出了拿地到预售“昌平新速度”、集体产业用地开发“双统筹、双投入”等一批示范案例,推动形成热火朝天干事业、争先恐后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激励和约束“双向发力”,推动“走在前列”形成常态。督查考评重实效,提高“会干事”“干成事”的考核比重,年度考核中对22个镇街、77个部门精准加分,对24个单位严格扣分,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效应;监督执纪强震慑,创新抵近式监督、点穴式监督、小切口调研等监督方式,查处通报了城乡环境建设、文明城区创建等领域负面典型案例,深入纠治“四不一乱”问题;激励先进增活力,对作风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年度考核中给予奖励指标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评优评先、优先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

作风和能力“联动优化”,带来“干事创业”更多实效。在点上纵向深化,以开展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党建赋能工作为着力点,打造十三陵镇全域党建“红色领跑”计划等基层党建品牌,充分激发基层探索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面上横向拓展,接续开展“能力提升年”主题活动,重点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和谋划能力、统筹能力、专业能力、执行能力,努力实现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双优化”、特色品牌和重点工作“双提升”、干部成长和事业发展“双促进”。

2023-08-18 北京昌平区集中整治“四不一乱”五类突出问题,打造“昌快干”“昌通办”服务品牌,健全以作风建设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体系和机制,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0043.htm 1 加强作风建设 营造干事创业“好生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