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子蕊
7月,是成都的大运会时间。“青春的翅膀,在蔚蓝中飞翔,看空港花田,缤纷的微笑,溢彩流光,热情的古镇,期待世界到访,像五湖四海,让公园城市,心波荡漾……”聆听着《奔赴星光》的旋律,走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的城市街道上,青春的气息与城市新貌交织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城,所以盛民也。面对新型城市化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在留住城市文脉与提升城市颜值气质的取舍之间找到平衡,如何通过城市更新重塑城市魅力活力,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去年以来,双流区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品质中国航空经济之都为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城市发展未来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以城市品质提升引导城市转型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画卷正在双流大地上徐徐开启。
“急难愁盼”倒逼城市之变
多年以来,双流区凭借着厚重的工业基础叠加空港的区位优势,城市综合实力一直位于四川省前列。2022年,城镇化率增长到77.8%,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31亿元,经济发展了,但是城市的品质却一直落后于成都市主城区和后发崛起的天府新区、高新区。
“城不像城,乡不像乡,似城非城,似乡非乡……”一些市民的评价,让双流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全区人均绿地面积15.6平方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高于中心城区平均水平,但布局不均衡,绿量分布与市民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也客观存在。”双流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城市转型发展亟需破题,城市品质提升已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刻。
城市品质提升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双流区深刻认识到,在发展环境不断演变的当下,城市品质提升,要义就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穿新鞋走新路”。双流区把2022年确定为“城市品质提升年”,首要提出的是准确把握“品质”二字的内涵:城市品质不仅要有完善的硬件支撑、完备的功能配套,还有协调的城市界面、清新的城市形态,不仅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活跃的创业氛围,还有浓厚的人文素养、幸福的生活图景。
“新时期,双流城市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战略的锚定和相应的路径确定很关键。”城市空间功能规划专家刘寅表示,双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城市品质提升作为一个突破口,这契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五大重点”勾勒未来之城
城市品质提升,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水平和匠心。今年4月,双流区召开“城市品质提升年”动员大会,城市品质提升的大幕已然开启,即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面子”和“里子”内外一起抓,城市和农村全域一起抓,规划、建设和治理全环节一起抓,经济社会发展多领域一起抓。
五大重点勾勒出双流这座城市未来的新形象:空间形态品质指向城市形象风貌,按照公园城市优美形态的理念,将集中提升功能布局、公共空间、建筑风格、建设管理水准等;产业发展品质指向城市发展动能,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集成产业结构特征、辐射带动能级、就业创业机会、“人城产”融合度等,集中展示城市的发展实力、创新活力和经济活跃度;公共服务品质指向城市民生质感温度,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切实让市民群众有发自内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生态环境品质指向城市可持续发展,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要求,诠释好“绿水青山”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社会人文品质指向城市多元主体素养素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以历史文脉和时代精神涵养城市气度气质。
“城市功能一定离不开真正的民生诉求。”刘寅说,幸福城市是成都的标签和名片,双流最终是要让市民真正在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幸福归宿,也就是幸福感和获得感。
“幸福双流”有温度更有质感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品质提升的行动中,双流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毗邻时代·奥特莱斯的双楠大道是双流出入主城区的主要道路之一,之前绿化封闭、绿道不连贯、人景分离。如今,这条大道已“蝶变”成为高颜值的公园城市时尚走廊。彭镇是双流面积最大的镇街,营造“可进入、可体验、可消费”的大地景观,变“守不住”为“用起来”,加速建设临江之源等8个项目,让老街重获新生,新兴业态商户达60多家。黄龙溪镇活化火龙灯舞等文化IP,整合串联欢乐田园、大佛寺等景点资源,打造精品旅游动线,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黄水则启动牧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塑造航空主题旅游新IP和网红打卡地……
日前,20余位成都市“美丽街区”和“最美街区”评委来到双流,为“最美街区”现场打分。从龙桥路地铁口、青楠里小区到奥特莱斯周边,评委们一路走一路看,眼前的一切让大家赞不绝口。“之前我也来过这条街,今天再来,感到变化非常大。”评审团成员何浩瀚说,双流的“美丽街区”不仅有颜值,还切切实实回应了百姓的需求,应该打满分。
一边是高耸的产业功能区,一边是绿意满目的森林公园;一半尘世,一半自然;一半繁华,一半风景……城市品质提升的每个细节、每个节点,都在讲述着双流的新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