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角

先行先动率先垂范尽显大区担当风范

深圳市宝安区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宝安先行垂范,再扛“大区担当”,在新能源高端生产制造、技术创新提升、应用示范推广等方面,为深圳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宝安模式。

□ 尹道振

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在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的一片居民区掩映中,有一家UPS(不间断电源)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企业、国内UPS第一品牌、企业年产值超过20亿、年纳税额过亿元的企业,叫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UPS(不间断电源)开发、生产及经营的国际性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电力、交通、工业制造等行业,为各类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电源环境。

“得益于宝安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机制,公司的产值持续增长,去年11月,我们2023年的订单就基本满了,现在我们订单足,产能足。预计未来三年每年产值可以稳定增长10%”,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宝安区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标准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战略部署,推动宝安区新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培育“绿色经济”发展新动能,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把创新改革开放之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的缩影。

壮大产业集群

助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顺应科技潮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宝安产业规模位居深圳市前列,新能源产业领域已集聚规上企业超500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2022年全区新能源产业增加值约130亿元,占全市比重约16%,同比增长约21%。

光伏、新型储能等细分领域优势突出。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宝安区拥有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禾望科技等多家龙头企业,全球市占率超10%;在新型储能领域,宝安区拥有欣旺达、格林美等知名企业,电池模组、电极材料等环节优势明显。宝安在新能源推广应用初见成效,绿色低碳转型进展显著,建有国内民航领域容量最大的深圳机场15MW屋顶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大兴丰通雷克萨斯和欣旺达电子项目已入选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清单,瑞华泰2MWh电池储能系统项目成功投产。2021年单位GDP能耗约为0.17吨标准煤/万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全省平均水平的1/2,低于新加坡,与日本持平。

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宝安作为深圳市新能源产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承载区,大力规划、发展新能源产业,由宝安区发改局牵头,结合宝安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目标及现有资源优势,出台《宝安区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宝安区新能源总产值力争达到700亿元,培育形成百亿元级企业3家,十亿元级企业5家以上,吸引国内外知名新能源企业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或高端制造中心不少于5个。

激活“绿色经济”引擎动力

布局“4+1”新能源产业体系

宝安以“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为目标,强力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绿色经济”引擎动力,构建具有宝安特色的“4+1”新能源产业体系(即光伏、储能、综合能源服务、智能电网和氢能)。

在光伏产业上,引进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核心环节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光伏逆变器及设备等优势环节,全面推进宝安区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建设。

在储能产业上,鼓励龙头企业加大储能产品生产力度、开展多元化技术开发,加快推广本地新型储能示范应用。

在综合能源服务上,支持开展虚拟电厂和车网互动试点建设,打造综合能源示范精品项目区,培育一批综合能源服务商。

在智能电网上,强化智能电网领域创新驱动,开展“双招双引”工作,建设智能电网重点工程示范。

在氢能产业上,开展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氢能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推广,培育氢能产业配套服务体系。

优化空间布局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增能

宝安结合本区实际,汇聚资源,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困难和阻碍,闯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全面梳理辖区空间资源,充分挖掘闲置空间潜力,加快优化提升产业空间品质和使用效率,迅速引进项目并形成新增产能,让宝安的宝贵空间资源产出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为深圳高质量发展大局担负起“挑大梁、走在前、多作贡献”的大区责任。

宝安以大产业、大项目、大平台、大企业、大环境为引领,发挥市、区和国企联动作用,重点依托城市更新和“工业上楼”,布局电网数字产业生态链基地、智慧绿能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夯实制造业基本盘,构建新能源研发和制造核心承载区,保障上市、拟上市企业及优质成长型企业的产业空间需求。如石岩总部经济园,突出新型储能的电芯模组、系统集成环节及智能电网的元器件、电气设备环节,推动打捆扎堆集聚发展,实现“上下游就是上下楼”,打造新型储能及智能电网先进制造基地。而罗租“工业上楼”试点项目,聚焦光伏的逆变器、生产设备、新型电池环节及氢能的关键材料、零部件环节,加大全球招商力度,打造光伏及氢能创新发展高地。

多措并举精准发力

推动新能源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宝安把培养新能源产业当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全面营造“政策佳、效率高、服务佳”的营商环境,推动新能源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培育壮大企业主体,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支持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宝安新能源产业生态网络。

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整合各类创新要素,力争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载体。加大关键核心及共性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创新成果。引进知名研究机构和人才团队,全方位提升宝安新能源产业的创新源动力。

加快示范推广应用,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高标准建设一批带动效应显著、示范意义突出的标杆项目。大力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试点实施虚拟电厂及电力用户需求侧响应,鼓励企业开展智能用电服务,积极探索能源托管、综合节能、碳排放管理等多样化节能降碳服务。

加强能源开放合作,鼓励新能源企业与国内外规模较大的知名能源投资建设企业联合开展项目建设,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促进新能源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规模化发展。

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综合实力加快跃升。宝安先行垂范,再扛“大区担当”,充分发挥前海“扩区”、先进制造产业基础雄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集聚等诸多优势,在新能源高端生产制造、技术创新提升、应用示范推广等方面,为深圳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宝安模式。

2023-08-11 深圳市宝安区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9912.htm 1 先行先动率先垂范尽显大区担当风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