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严格按照省、市关于“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的部署要求,围绕“服务群企、优化环境、促进发展”工作大局,做优打响“旬速办”政务服务品牌,切实提升办事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旬速办”有速度更有温度
旬阳市持续推进“一厅办”。充分发挥集聚优势,按功能划分设立企业开办、民生服务、工程项目、税务服务等八个特色集成专区,将市本级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大厅“一站式办结”;合并同类项,梳理“一件事一次办”套餐,92.8%常办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真正做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2023年以来,共接待办事群众5万人次,受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30010件,按期办结率99.7%,群众满意率99.6%。
大力推行“帮代办”。印发《旬阳市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春风行动”实施方案》,组建市镇村三级互联互通的帮办代办队伍,培训队员500余名;在办事大厅一二楼增设“红马甲”志愿服务岗,举行2023年重点项目帮办代办服务集中签约仪式,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项目、77家规上工业企业和175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行“一对一”包联服务全覆盖,做好从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当好企业有呼必应的金牌“店小二”。
全面推行“网上办”。推广使用安康智慧政务平台,梳理整合可全程网办事项1121个,占所有事项的66.37%;推行“远程异地”项目评审,线上会审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及概算,有效兼顾评审效率和人员健康安全。2023年以来,使用安康智慧政务平台办理各类事项2600件,组织开展联合评审会10余场,其中线上评审5场,通过视频核查食品经营主体10余次,网上办事的广泛应用,使办事群众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
纳税人办税体验再升级
税务部门以“春风行动”“税收宣传月”“志愿者税宣服务活动”等特色活动为抓手,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持续开展税宣志愿活动,组建税宣志愿服务队,重点开展税收政策宣传、便民办税、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活动。
不断优化提升办税体验,开展“一把手走留抵退税流程”,税务部门“一把手”以一线窗口办税员身份体验办理流程,及时处理解决“梗阻”问题,提升业务办理质效。
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人员到办税服务厅担当“税费体验师”,通过“操作系统亲自办”“走进大厅陪同办”“深入一线体验办”等方式零距离体验留抵退税等办税业务流程,帮助税务部门找到“视觉盲区”,更好地改进服务。2023年以来,累计为符合政策的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业务1笔,退税金额达18432.61元。
着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旬阳市严格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安康高质量发展激励评价机制,通过综合各项指标数据,对上一年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较大的5家银行机构进行通报表扬。
引导辖内银行机构按照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测算执行信贷投放利率,LPR(市场报价利率)每个月20号系统自动更新,一年以内为3.65%,五年期为4.3%。
联合人行旬阳支行,先后对辖内地方金融组织和银行机构开展风险排查,对金融机构违规收费、违规放贷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
3月20日组织召开旬阳市一季度政银企座谈会,银行机构对面向中小微、科技型、绿色、农业等企业的信贷产品进行详细介绍,现场完成企业签约1亿元、授信10亿元。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司法的有力保障。2023年,旬阳市法制部门重点围绕“三个年”活动,进一步夯实工作任务,成立了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制定了“法治体检”服务活动方案,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深入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公益法律服务活动,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典型法律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帮助他们查找制度漏洞、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并提出防范风险、解决纠纷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旬阳市人民法院组织开展法官定点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活动,建立“一对一”服务关系,定期深入对接重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密切关注2023年确定的重点项目,为项目前期及建设管理工作当好法律参谋,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土地征收、房屋征收等法律问题,认真研判,依法调处,从源头上规避重点项目的法律风险,避免诉讼案件形成,自觉扛起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担当,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下一步,旬阳市将继续聚力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实现四大新突破:用“行动”换“心动”,在优化政务服务上取得新突破;用“诚信”换“真信”,在释放政策红利上取得新突破;用“法治”换“善治”,在稳定市场预期上取得新突破;用“优势”换“胜势”,在强化要素保障上取得新突破,持续擦亮“营商环境最旬阳”名片。 (旬阳市发展改革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