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福建延平:“一枝花”链上“一产业”

□ 张敏 卢越

近年来,作为“中国百合之乡”的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以打造“特色支柱产业”为目标,持续引入多元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等理念,推动“一枝花”带动好“丰”景。“延平百合”先后获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省级著名商标。经过近30年发展,这枝令人迷醉的百合,已跃居福建第一、全国前三,实现了全产业链增收、增效。2022年延平区百合花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百合鲜切花8000多万枝,品牌价值达12.8亿元。

联合攻关,实现“花繁叶茂”。延平与省农科院百合产业科技服务团队合作,实施总投资6亿元的华东球根研发及育种现代农业项目,建成第一个国产化百合种球繁育基地、全省首个百合花种质资源圃。推动区校合作,与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延平百合研究所”“延平百合实训基地”。目前,百合花种植主流品种达35个,国产种球年产量从30万粒提高到200万粒,年产值6.3亿元。

优化服务,实现“花期正好”。把百合花产业列入区委“10+6”重点工作加以推进,通过互联网集成服务热线、“人人都是科特派”小程序等多种渠道,建设科技特派员服务云平台,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智能与人工相配套”的服务方式,为农户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推进国产化百合种球的产业配套设施完善。

多点发力,实现“花香四溢”。构建“政府+协会+物流公司”协同管理运营模式,成立百合物流中心,建成2000平方米的冷库仓储物流区,开设涵盖上海、浙江、福建本省等7条物流专线,2022年配送百合花6万件、物流增收320万元,华东地区市场占有率将近50%。强化产业布局,以技术支持+异地种植合作模式,与周宁、罗源、永泰等县市地对接,利用各地差异化的气候条件,采取抱团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建立全年不断档的种球繁育链条。


2023-08-07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9812.htm 1 福建延平:“一枝花”链上“一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