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若琪 李长龙
今年以来,安徽省合肥经开区莲花社区党委坚持以高水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推广“四事四权”小区治理工作法,有效激活小区治理末梢,辖区居民的幸福感显著增强。
推动精准问事 上门解决“急难愁盼”
“单元楼的大厅灯坏了,我们年纪大了,进出很受影响。‘红色小管家’到我家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把问题解决了。”近日,华地润园小区住户罗爷爷对“红色小管家”余建国赞不绝口。
莲花社区党委在辖区40多个居民小区推行“四事四权”工作法,派驻33名社区机关支部党员任小区支部党建工作指导员,选任38名社区党员工作者担任小区党组织书记,选聘4批次共130名党员志愿者担任“红色小管家”。
莲花社区积极发挥“小区党建工作指导员+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小区治理团队作用,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红色家访”等活动,深入群众家中交心谈心,问出居民“烦心事”,建立“小区民情日记”,列出“群众需求清单”,抓实“党员问事”。
提供渠道说事 汇集民意凝聚民智
“有困难,就找党组织!”应流花园小区党支部面向全体居民作出郑重承诺。为此,小区党支部把“党员问事微信群”建了起来,把“群众说事箱”挂了出来,把“问题反馈码”亮了出来,小区居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随时随地向党组织反映困难问题以及对小区发展的意见建议。
莲花社区党委充分整合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小区党群活动中心、休闲文化广场等阵地,打造“居民话廊”“草地说事会”等平台,让居民有渠道能讲话、出真招、献良谋。
线下挂出“群众说事箱”,常态化组织居民区开展“两委接待日”活动、各小区物业公司开展“周六接待日”活动;线上优化“码上说马上办”平台,全覆盖组建“红色小管家”微信服务群,开通物业24小时服务热线,保证群众“在线呼叫”有回应,搭建便捷化、接地气的诉求平台,畅通居民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引导居民说出“心里话”,抓好“群众说事”。
搭建平台议事 协商解决基层难题
几个月前,金大地环贸中心小区路面坑洼不平、开裂现象严重,居民出行十分不便,成为一条“烦心路”。在民主议事协商会上,居民代表提出对路面进行改造、铺设柏油路的建议。此后,时代天街小区党支部多次召集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共同探讨确定道路提升改造整体方案。目前,这条“烦心路”已经铺上沥青,路面变得平整、干净又宽敞,成为一条“顺心路”。
莲花社区党委着力健全协商议事制度,完善党组织引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位一体”协商议事机制;充实议事队伍,注重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居民骨干、物业公司优秀党员等共治力量参与小区治理。
莲花社区还在小区“五代表议事会”“党群议事会”“议事协商亭”等议事平台基础上,发挥社区“好商量工作室”“红锋工作室”“妇女议事会”等阵地作用,以“唠”家常的方式,“议”出解决物业管理、居民纠纷、民生民政等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金点子”,抓牢“代表议事”。
理顺机制办事 用心办好民生实事
莲花社区党委推行“居民公开提事、共同协商议事、民主表决议事、群策群力办事、办理结果公示”五步议事法,引导各小区党支部执行“问题分类、任务分办”机制。对涉及邻里互助的简单诉求,由小区党支部直接处理,安排党员“领办”;对涉及小区内部环境提升的事项,提交居民区党组织协商处理,协调物业、业委会等“联办”;对于重大事项、重要矛盾,上报社区党委研究处理,由社区党委“督办”。同时,建立健全反馈评价机制,加强对居民区小微权力的监督,督促及时公开小微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信息,切实做到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抓严“支部办事”,办出“好口碑”。
紫御府小区党支部解决了路灯更换、儿童乐园维修等11项问题,应流花园小区党支部完成了加装石凳、硬化人行道口路面等暖心事项,尚泽大都会小区党支部解决了非机动车入户及充电问题,华地润园小区法治长廊安装了遮阳雨棚……各个小区党支部通过一项项“小服务”换来了居民的一张张“大笑脸”。
截至目前,莲花社区党委通过“问事、说事、议事、办事”,收集民情民意300余条,解决了110多条关于人居环境、小区建设、居民教育等方面的群众诉求,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