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小企业

发展县域经济对民营经济要高看一眼

2023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与会嘉宾热议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搞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要从实际出发;搞数字化转型,不要谈多,不要谈快,要一步一步走。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

发展县域经济对民营经济要高看一眼,放在心上,要依法依规,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企业家精神。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宋葛龙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需要对行政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再改革。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陆军

县域成为培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赛迪顾问业务总监兼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

(赛迪顾问供图)

□ 本报记者 王晓涛

“因为在县域经济里国有经济的比重可能相对不是那么高,因此各位县里的领导同志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更是要高看一眼,放在心上,要依法依规,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企业家精神。”在7月25日举办的2023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宋葛龙在主题演讲中谈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很欣喜地看到《意见》中提出的‘31条’,我们要大力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

县域是培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在当天的会议上,赛迪顾问重磅发布了《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赛迪顾问业务总监兼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在发布报告时说,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100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有39家位于县域,占比接近四成,可以说,“县域成为培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赛迪顾问在报告中总结了千亿县发展的几种发展模式:一是江苏、浙江为代表的“狼群模式”,江苏、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均衡,县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互竞逐;二是福建、山东、湖北、四川、湖南为代表的“雁行模式”,形成省内县域经济“雁行”梯队式发展格局;三是贵州、山西、江西、河北、云南的“狮王模式”,集中培育核心典型县市,把其打造成为标兵,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重点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的创新驱动主导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百强县、千亿县的数量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能力强。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创新要素驱动。产业的发展依托于数据、信息和高端人才的驱动,创新成为主要的生产力。二是聚焦细分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例如慈溪的家电业。三是一县一特色。县域产业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共同推动全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余德彪特别指出,在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产业集群驱动模式中,民营经济发达,实体经济也发达,形成了知名的品牌和产业集群。

针对县域培育优质企业,该报告提出的方略是:以经济强县为主体,企业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建设为抓手,夯实县域发展根基,提升在国家经济总量中的地位。

中小企业要提升专业化优势

在《工业强县、制造强县,巩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题演讲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巩固发展县域经济和县域工业,要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容之一。

李毅中表示,中小企业要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强化完善产业链,加快构建国家引导、地方组织、行业指导、市场培育、龙头带动、资本助力的多元化培育发展体系。为此,国家已经出台了“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划和一系列支持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希望地方政府通盘考虑,把领航企业培育工程与建立区域经济体系相结合,分层次、分类重点培育,逐级提升、动态管理,形成优势企业培育梯队,尤其要支持龙头企业发挥“链主”的领军作用和生态作用。他强调:“链主不是链长,链长指的是政府机关部门,链长很重要,但是不要干预过多,要让企业做链主,去整合产业链。”

李毅中认为,“链主”企业要向上下游企业开放技术、设备人才要素,提供服务平台。他以温州乐清电器产业集群为例说,该产业集群是全国第一批45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唯一在县里的,有两家龙头企业,具有相当数量的规模以上电器企业,其中“小巨人”企业5家,单项冠军企业7家,“这个例子很典型,说明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是一致的”。

要夯实产业基础,必须提升县域工业企业的工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而这离不开“五基”,即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产业技术、基础工业软件。李毅中表示,“五基”依靠核心关键技术组合成了工业的基础能力,基础能力是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石。“我国县域经济中工业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大多数还是中小微企业,相当一部分企业当前还不到谋求智能化的阶段,要补工业2.0、工业3.0,甚至工业1.0的课,机械化都没有实现谈什么智能化,因此要补欠账、强基础。”他坦言。

同时,先进企业也要扎扎实实地夯实“五基”,提升水准。李毅中指出,政府要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以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逐渐取得优势。指导和帮助企业搞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从实际出发,搞数字化转型,不要谈多,不要谈快,要一步一步走,帮助企业上云或者提供云服务”。要引导和帮扶企业管理升级,改善营销,培训人员,增强企业的市场运营能力。把各种纾困政策落实到位,保住因为疫情冲击停产歇业和资金链断裂的企业,优化营商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31条’,真正提升提振企业家的信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李毅中鼓励大家在复工复产、达产达标、复商复市、扩大投资、提升消费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需要再改革

长期从事体制改革工作的宋葛龙,关注研究民营经济发展多年,他认为,企业家是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是关键少数和特殊人才。他说:“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好不好,和企业家的数量多少有很大关系。大家可以到每个县、每个市问问,甚至可以看看省会城市有多少企业家。如果一个地方表彰的企业家总是那几个,那么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可能堪忧;如果一个地方都是央企,没有民营企业,那么也是堪忧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陆军认为,如果民企发展没有工具支撑,那就是空谈,这样的民营经济发展是没有支柱的,因此必须找到支持民企发展的合理工具。

“党中央、国务院再次提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而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县域经济这个平台上是最适宜的。”陆军同时指出,在行政体系的末梢,对民营经济的保护和激励有可能不到位,因此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需要对行政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再改革。

2023-07-28 2023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与会嘉宾热议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9535.htm 1 发展县域经济对民营经济要高看一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