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刘建军 张腾 记者王斌报道 “这段时间是大棚蔬菜销售的旺季,西红柿、辣椒都供不应求,产品深受省内外客商欢迎,预计年产值10万元以上。”邓小军看着一垄垄即将采摘的西红柿和辣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田园归居家庭农场是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通过政策扶持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邓小军是联农带农促增收的致富带头人。看到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机遇,邓小军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群众着力探索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途径,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路子。
家住川子坝村金昌社的邓喜会在该农场工作已经一年多,她一边熟练地采摘辣椒,一边开心地说:“在这里务工每月可以领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最重要的是离家近,可以照顾家人。”
“我们利用现代农业技术种植西红柿、辣椒、西葫芦、圣女果、羊肚菌、魔芋等蔬菜,通过错茬种植和多个品种联种等模式,最大限度确保了种植效益。同时,常年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多个,发挥了助农增收的作用。”邓小军说。
一家好不如家家好,周边群众看到特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纷纷向邓小军“取经”。他无偿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抓住时间节点开展技术培训,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蔬菜种植500多亩。
“近年来,我们坚持产业富民导向,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采取‘村党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流转闲置土地,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加速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济效益,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全镇共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9家。其中,家庭农场9家、农民合作社30家,直接和间接解决就业岗位600余人次。”成县苏元镇党委书记李昆介绍说。
如今,在成县像苏元镇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取得了喜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随着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一个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有力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带领群众迈上致富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