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合肥蜀山区:精心描绘“科创热力图”

□ 仰永达 詹伟伟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引领区和策源地,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生命科学、大数据等全球前沿、国内领先的科研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描绘出一幅“科创热力图”。

把“最美风景”留给创新创业

“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驿站科学岛站,承载着实现岛内技术向岛外成果的华丽“蜕变”使命。

2022年5月,科学岛站建成运营。同年6月,科岛科芯联合创始人彭娇带着团队和核心技术入驻科学岛站,计划将手中科研成果产业化。据介绍,彭娇团队原创研发的等离子体清洗设备率先在国内实现技术突破,其中旋喷式大尺寸等离子体机是团队独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还涉及财务、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这些都是科研人员创业的“盲区”。

“我们不仅拎包入住,还减免了一年租金,站内运营平台提供了成果转化全链条式服务,从市场分析、团队优化到股权架构设计、公司注册等,都给予了全面细致的辅导,让我们对创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年12月,在科学岛站的帮助下,安徽科岛科芯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成立,彭娇团队跨越了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鸿沟。此外,还有新环境、新健康、新医学等领域的团队纷纷从科学岛走入科学岛站。

将“黄金地段”留给青年创客

如果说科学岛站是紧密联系科学岛的“科创秀场”,那么“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驿站科大站,即是面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的“创业摇篮”。

“让大众看见科学之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和传统的影视传媒不同,这是一条科学可视化赛道,首先要了解所拍摄科技产品的科学背景,再以三维建模技术和摄影技术呈现,所以具备理科知识背景尤为重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的IN THE LAB团队的杨远帆介绍说,团队成员70%是中科大校友,能够依托交叉学科背景,发展“科学与影视”交融的核心竞争力。据介绍,蜀山区还为创业团队提供房租、水电等方面的优惠。

2022年,蜀山区新增11.5万平方米科创载体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拥有国家级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3家、市级孵化器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7家、市级众创空间11家,创新载体总量位居合肥市四城区第一。

以“最优环境”服务科创企业

科创企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创业者对风口点的敏锐把握,更离不开蜀山区为企业提供“集成式服务”的保驾护航。

近日,蜀山城投首支双创债券融资项目成功发行,总规模达5亿元,将有的放矢地引导社会资本“投小”“投早”“投硬”,这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创企业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近两年来,蜀山区在不断拓宽“转换通道”,加快创新技术从“书架”到“货架”的转换,让更多项目在蜀山扎根生长。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蜀山区共有55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连续4年实现“高企倍增”计划;共获授权专利6051件,位居全省第四。

未来5年,“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载体将力争达到“3030”目标,即建成30栋30层科创载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孵化链条。

2023-07-28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9508.htm 1 合肥蜀山区:精心描绘“科创热力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