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河南郑州航空港共同主办的“空中丝路 枢纽全球”中德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合作交流会在郑州航空港举办。
本次合作交流会以“空中丝路、枢纽全球、中德携手、‘智造’未来”为主题,邀请到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协会名誉主席赫尔曼·西蒙教授和28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郑州航空港“专精特新”企业等近200余名企业家参会,围绕智能制造、企业发展、交流合作等各个方面开展对接合作。
会上,赫尔曼·西蒙教授作主旨演讲。“隐形冠军”的概念是由德国赫尔曼·西蒙教授提出的,他认为隐形冠军企业是指在某个细分领域市场排名前三、年营业额不到50亿欧元且不为公众所熟知的中小型企业。中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最有希望成为隐形冠军的“种子选手”。赫尔曼·西蒙教授表示,中小企业是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德国在培育隐形冠军方面拥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中国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此次深入交流与探讨,必将为中德中小企业的合作搭建起新的平台、架设起新的桥梁作出新的贡献。
河南省副省长刘尚进、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朱玉出席活动并致辞,郑州航空港管委会主任田海涛以及河南省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商务厅、郑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合作交流会。
刘尚进在致辞中表示,德国制造业发达、隐形冠军企业众多,具有重要的市场影响力;河南是人口大省、工业大省、经济大省,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备、发展空间广阔。在装备制造方面,河南正在推动科技创新、智能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此次交流会正是落实河南扩大对欧合作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中欧合作框架下地方合作新模式的有益探索。同时,希望西蒙教授的“隐形冠军”理论能为河南近3000家“专精特新”企业、上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有益借鉴,成就更多“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
朱玉在现场发言时介绍,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在就业、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量与质方面迅速提升,优质企业不断涌现。但同时,国内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世界闻名,此次会议将为双方合作交流架起桥梁。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坚持聚焦中小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搭建中小企业对外交流桥梁,坚定不移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田海涛代表郑州航空港向广大企业代表发出邀约,快速发展中的郑州航空港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已成为河南自身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一张靓丽名片。郑州航空港无可替代的发展前景、发展优势,必将为中国和德国的中小企业提供最优的业务场景、合作平台及发展机遇。
会上,郑州航空港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协会就共建“中德隐形冠军企业示范园区”签署三方谅解备忘录;郑州航空港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就设立“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河南郑州航空港办事处”签署合作协议、与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外,与德国企业签约项目4个,国内企业签约项目7个,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会上,中德隐形冠军企业示范园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河南郑州航空港办事处、中国—中东欧(郑州)航空物流跨境商贸产业创新园区成功揭牌。
(文图均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