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平安 谢存亮 郭江涛
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的江苏省射阳县行政审批局,以荣誉鞭策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厚植为民情怀,广集民意,办民所需,首创“服务+治理”机制,在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难题中升华“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把准“民有所盼”
提高服务“响应度”
针对群众反映的全县“营商环境有弱项、服务体系有短板、‘一网通办’能力不足”等民之所盼问题,射阳县行政审批局“下深水”革新服务方式:
首创“一体六厅”服务模式。利用原县政务服务中心超大载体,创新性构建党建示范厅、营商会客厅、市民乐聚厅、综窗服务厅、科技展示厅、文化展示厅“一体六厅”,在全国率先打造出集成化新型政务服务大厅,将党建引领、营商环境建设、市民教育培训、科技展示体验与窗口办事紧密融合,实现普惠服务、联动运行。
完善“三级一体”服务体系。着力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构建县—镇区(街道)—村(社区)“三级一体”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域通办”“随到即办”,为企业和城乡居民提供触手可及、无差别服务。
升级“一网通办”功能。投入千万元,升级全县政务综合信息系统,按照区域内农、渔、工、贸产业重点和城乡居民、外来人员群体的特点,开发出适应不同群体办事需求的应用系统,推出 “掌上办、指尖办、无纸办、主题办、无差别办”,全面提升“一网通办”能力。
把准“民有所呼”
提升民生“获得感”
针对群众提出的“窗口功能不配套、服务与治理不协同、群众获得感不强”等民之所呼问题,射阳县行政审批局首创“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协同体系:
实施政务服务“一门快办”。升级数据信息共享库,引入VR建模、视频导办、OSM管理、RPA机器人、多维客流智能推送、事项自助办理、智能评析等大数据+AI技术成果,推进数字应用技术集成。全县44个部门和单位的1596项政务服务事项,水、电、气、网、通信、邮政、银行等社会化服务事项,不动产登记办理和纳税、户籍、出入境等服务事项均入驻大厅,营业执照、老年卡、水电气交费等涉民高频事项100%“不见面”办理,实现“只进一道门、办成所有事”。
打造“服务+治理”五大中心。充分挖掘全县各服务大厅空间载体、信息网络和人力资源,推进“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功能融合,集成化打造“‘12345·e路阳光’网络理政中心”“基层治理协调中心”“大数据运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搭建起适应“服务+治理”的体系架构,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推出群众诉求“一哨联办”。构建共建共治共享联动治理体系,打破服务与治理各自为政的格局,建立起群众诉求“一哨联办”机制,设置问题发现、镇区“吹哨”、平台调度、部门“报到”、结果反馈5个环节,建立接诉、办理、督办、反馈、评价闭环管理机制,推动涉民事项由“有一办一”的被动响应向“举一反三”的主动治理转变,职能部门变“等事做”为“找事做”,实现“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有效解决群众诉求“只报到、不问效”的难题,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难题。
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队伍“执行力”
针对队伍建设存在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衙门习气尚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射阳县行政审批局高标准推进队伍建设:
打造“红色管家”精英团队。按照“政治领先、业务拔尖、服务精湛”标准,组建以党员为骨干、“县-镇-村”三级联动的“红色管家”服务队伍,实施服务+治理“双身份”“双责任”“网格化”管理,压重担,担重责,全身心投入“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纠纷大调解、困难大纾解”行动中。
建设“五勤”合格队伍。着眼讲政治、树正气、担重责,增强队伍执行力。推出勤学习、勤思考、勤跑腿、勤动手、勤动口“五勤”建设,勤学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勤思考如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难题,勤动腿深入一线、走进群众,勤动手办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之事,勤动口向群众讲解政策、解答疑惑。以“五勤”建设增强队伍行动力,锤炼出合格的政务服务“店小二”。
锻造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以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为新的起点,深掘“党员先锋示范”和“人民满意公务员”创建工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主教材,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群众满意抓服务,高水平建设队伍,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改革创新路上再立新功再领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