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

临海:“浙江制造”标准研译工程助力企业“出海”

□ 王 蔚

临海,浙江省台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外贸依存度较高。2023年1月至4月,全市主导产业医药化工板块自营出口增长10.2%。

这样一座沿海小城,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创新发展,在与大中城市的“抢单大战”中成功“逆袭”,成为各类资源汇集的“聚宝盆”?标准研译新模式或许是答案之一。

外贸出口受阻

过去,尽管技术标准领先,产品走出去却面临技术标准无法“走出去”的困境,临海不少企业曾经历出口发展受阻滞的烦恼。

“之前我们的产品在国内没有标准,一般采用国外客户提供的标准。不同客户有不同标准,在批量生产上会带来很多麻烦,导致生产周期拉长,既占用大量资金,又增加生产成本。”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原运营总监李伟表示。

以前,虽然企业积极参与高于国际标准的“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但由于中文版“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研译不足,影响了外贸环境中企业的贸易谈判、合同签订、订单结算、客户审计等关键环节,导致出口阻力增加、生产成本增加、退货风险增加等情况频频出现,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对外文版标准的需求较为迫切。

跑出研译加速度

在浙江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大背景下,为破解企业标准研译不足的共性问题,临海市在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型升级、扩大出口规模、提升产品品牌竞争力方面,整合各类资源,联合临海医药化工、休闲用品等行业协会,邀请相关标准、技术和英文专家同步进企辅导,率先开展了特色产业“浙江制造”标准英文研译工程。同时,对还在研制过程中的“浙江制造”标准启动中英文双版同步研制,破除海外贸易标准技术壁垒,打通出海通道,跑出了“临海速度”。

近日,浙江力高泵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云洲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开展T/ZZB 0685-2018《机械隔膜计量泵》、T/ZZB 1543-2020《联合收割机无级变速箱》英文版标准评审会。自此,两家公司将使用评审通过的英文版标准开展外贸活动。

“今年以来,公司推出的隔膜计量泵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需求不断提升。多亏了临海市市场监管局的帮助,他们翻译的英文版标准格式工整、专业词汇精准。我们已经接到600万元的外贸订单,英文版标准也能给后续的合同签订、展会带来便利。”浙江力高泵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工作人员陈道伟表示。

浙江云洲科技有限公司外贸部工作人员陈彬彬说:“标准的出台真是太及时了。今年8月,公司计划参加印尼的展销会,这份英文版标准将增加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底气。”

创新研译机制

近年来,临海市创新“7+7”标准研译模式,链接省市县各级标准专家资源,并邀请外商客户共同成立标准研译团队,打造“7天出送审稿、7天定稿发布”的标准研译模式,缩短标准研译周期,提升研译速度,减少由于语言或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和歧义,提高了标准的国际化程度和通用性,拓宽了标准应用面。截至目前,累计完成11项“浙江制造”标准英文版翻译。

随着外国客商看得懂、能认可的标准陆续推出,产品“走出去”有了更多主动权,订单增长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临海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384.2亿元。其中,临海市三大特色产业数据亮眼,户外休闲用品礼品类出口142.1亿元,医药化工类出口123.27亿元,眼镜出口4.03亿元。

下一阶段,临海市将积极推进“浙江制造”标准英文版在外贸活动中的应用,鼓励企业在贸易谈判、合同签订、客户验厂、交付验货等环节中使用“浙江制造”标准,打造临海外文研译样板。

2023-06-16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8594.htm 1 临海:“浙江制造”标准研译工程助力企业“出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