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倪文忠报道 日前,吉林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对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方案路径、保障措施、工作机制进行深入讨论,加快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美丽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表示,20年来浙江“千万工程”实践取得了具有历史性、开拓性、引领性的巨大成就。要借鉴推广浙江“千万工程”好经验好做法,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优化标准、完善功能,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突出结果导向。科学谋划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年度目标,细化实化可行可操作的具体路径方案。清醒认识短板,集中有限资源,投向关键领域,解决突出问题,提升整治效率,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本性改善,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因地制宜明确具体建设标准,分类施策推进建设。对人口聚集村屯、边境村屯、古村落、分散屯村,采取差异化措施,宜搬迁则搬迁、宜改造则改造、宜升级则升级,确保建一个、成一个。通过“增减挂”等办法,盘活闲置土地,保障建设需求。
坚持规划引领。通盘考虑农村土地利用、人口空间布局、环境功能需求、地域文化特色等,立足补短板、强功能、显特色,加强美丽乡村规划设计。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持绿色发展,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不搞千村一面,不机械照搬城镇建设模式。强化规划刚性约束,确保落地实施。
聚焦聚力解决重点问题。围绕乡村基本功能、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对照标准找差距、补短板。建设“四好农村路”,加快自然村屯互联互通、村内户外道路硬化。推进农村危房、保暖房改造,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加快乡村通信网络建设,夯实数字乡村建设基础。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提高24小时自来水普及率。持续增强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集中治理能力。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利用,从实际出发推进“厕所革命”。完善农村农资供销、商贸流通、快递物流功能。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