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筑牢粮食安全“耕”基 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四川眉山市彭山区创新农业“全域园区化”理念,严格落实“米袋子”责任制,牢牢把住粮食生产主动权,千方百计确保粮食生产应种尽种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的国家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何广丙 摄

□ 何广丙

绿油油的秧苗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在育秧流水线上娴熟操作……近日,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厂化育秧”大棚,一层层秧苗在数控室内发芽生长,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下线,进入移栽播种流程。

眼下,正是大春水稻种植的大好时节,在眉山市彭山区稻药产业园区,各农业经营主体正开展水稻田间栽种。近年来,彭山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创新农业“全域园区化”理念,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聚力打通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统一”全产业链,严格落实“米袋子”责任制,奋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为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按下“快进键”。

强化规划引领

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田间地头一片忙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推进,长达5562米的排灌渠以及193处配套渠建筑挺立田野,呈现出一派田园美景。近日,走进位于彭山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公义镇欣荣村,种粮大户王成林正忙着水稻种植。他说:“看着村子里田成方、渠相通,种粮的底气更足了!”

推动高标准农田规划建设是夯实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为筑牢粮食安全防线,近年来,彭山区大力开展科学规划、良田粮用,着力构建‘一园两翼六片’粮食绿色高产高质高效示范引领新格局。”彭山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负责人王志平说。

为鼓励粮食生产,一方面,彭山区出台了《水稻扩面三年行动方案》《农业产业扶持政策》等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为粮食扩面增收提供了政策支撑;另一方面,制定《关于粮食生产功能区管理办法》《彭山区耕地“非粮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彭山区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落实主体责任,为高质量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永久性基本农田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目前,欣荣村1000余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正紧锣密鼓建设中。据了解,近年来,彭山区以稻药产业园区为引领,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农田规模化流转潜能进一步得到释放。

聚力科技创新

实现稳粮与增收两不误

向科技要动力,牢牢把住粮食生产主动权。“我们这里几十年来一直是种子基地,每亩稻谷制种可以收种子600斤左右,按每斤13元销售,亩产收入可以达到七八千元。”日前,说起自家制种收入,正使用机械化插秧、移栽制种苗的欣荣村村民李大爷脸上露出了自信满满的笑容。

李大爷的自信来自于当地良好的农业发展生态。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近年来,彭山区以国家级水稻制种中心项目为核心依托,强化良种繁育、无人机等科技成果的示范与应用,在制种基地建立了3支无人机赶花服务队,购置了10台植保无人机,开展杂交水稻制种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小苗移栽、无人机赶花、无人机施药、现代化收割等全程机械化生产,解决了制约基地发展的人工成本上涨、劳动力紧缺、机械化水平低等难题。同时,园区正在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将园区重点项目、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生产要素等统一纳入数字化管理。

据介绍,为夯实粮食安全“耕”基,彭山区以园区科技为引领,建成了集种子与产品烘干、储存、农机农技推广、农村电商与创业孵化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中心,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由1名二级岗位专家为园区提供专门的科技咨询服务,为粮食增产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为提高粮农种粮积极性,推动稳粮与增收两不误,彭山区以稻药产业园区为示范,开展农作物轮作种植,春种稻谷秋种药材。一方面,坚持以水稻为主导产业,提升复种指数、完善产业链条、强化产业服务、提升产业效益;另一方面,开展“稻药轮作”,不仅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的牵引作用,提高农田种植效益,还在有效保障粮食稳定生产的同时提高了农民收益。

如今,彭山区仅稻药产业园区就有规模经营主体145家,其中,龙头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3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140家(市级家庭农场5家、区级家庭农场135家),荣获“国家种子示范县”等称号,园区水稻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赋能产业发展

推动粮食种植迈向现代化

为赋能农业粮食生产,近年来,彭山区按照“全域园区化”理念,着力围绕稻药产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组织化、品牌化、融合化目标,高标准推动粮食种植,为推动全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持续抓好稻药产业提质增效,彭山区将园区建设成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中、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彭山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为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彭山区启动建设数智水稻示范基地1100亩,通过育秧中心、数字农业物联网数据收集分析与应用、智能仓储中心、种粮职业农民之家等展示,构建粮食生产、检验、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

此外,为夯实农业农村资金保障,彭山区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打捆使用”的原则,统筹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2700万元,其中金融机构贷款1200万元、社会资金1300万元、市级奖补资金200万元,奖补资金专门用于稻药园区提档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实现了田成格、渠成网、路畅通、电力通信全覆盖。

如今,彭山区正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精神,将稻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套种轮作模式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等举措推动稻药园区扩面,防止耕地“非粮化”,提高农业综合产能,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2023-05-12 四川眉山市彭山区创新农业“全域园区化”理念,严格落实“米袋子”责任制,牢牢把住粮食生产主动权,千方百计确保粮食生产应种尽种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7688.htm 1 筑牢粮食安全“耕”基 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enpproperty-->